未解決
求中大社會學考研分數(shù)線和參考書目
懸賞分:0
中大社會學考研分數(shù)線和參考書目呢
相關院校:中山大學研究生院 熱點關注:2021考研輔導班上線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問者:1433576263 - 2015/04/18 04:31
我來回答
-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4)
歷年復試分數(shù)線 社會學 都是360劃線的居多。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學專業(yè)的考研考試科目為: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53 社會學理論
(4)847 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方向02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54 人口理論
(4)848 人口統(tǒng)計學
方向03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或203 日語
(3)655 人類學概論
(4)849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方向04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或203 日語
(3)655 人類學概論
(4)850 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610民俗學概論本科目考試范圍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等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學史、民俗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考察學生對民俗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學學術動態(tài)的了解、把握程度;②考察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經驗、感受以及描寫能力;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知識、理論、方法,解讀、分析、闡釋民俗現(xiàn)象以及中外民俗學文獻的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3民間文學概論科目考試范圍為: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民間文學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神話、傳說、故事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民間文學的多民族交流關系,民間文學的田野作業(yè)及其科學寫定,中國民間文學史略,民間文學的鑒賞與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53社會學理論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654人口理論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655人類學概論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848人口統(tǒng)計學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S1115001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以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學術功底為重點。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S2305001社會學綜合知識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S2305002人口社會學、人口經濟學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S2305003人類學綜合課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S2305004民俗學綜合課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學專業(yè)的考研考試科目為: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53 社會學理論
(4)847 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方向02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54 人口理論
(4)848 人口統(tǒng)計學
方向03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或203 日語
(3)655 人類學概論
(4)849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方向04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或203 日語
(3)655 人類學概論
(4)850 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610民俗學概論本科目考試范圍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等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學史、民俗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考察學生對民俗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學學術動態(tài)的了解、把握程度;②考察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經驗、感受以及描寫能力;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知識、理論、方法,解讀、分析、闡釋民俗現(xiàn)象以及中外民俗學文獻的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3民間文學概論科目考試范圍為: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民間文學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神話、傳說、故事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民間文學的多民族交流關系,民間文學的田野作業(yè)及其科學寫定,中國民間文學史略,民間文學的鑒賞與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53社會學理論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654人口理論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655人類學概論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848人口統(tǒng)計學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S1115001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以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學術功底為重點。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S2305001社會學綜合知識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xiàn)實。必須對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方法有較好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較嫻熟地運用于實際研究中,同時對社會學學科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一定的學習、了解和掌握。
S2305002人口社會學、人口經濟學考察考生對人口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技術的掌握,以及對人口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考生須掌握:(1)人口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2)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用恰當?shù)娜丝趯W理論和方法、技術來分析及解決人口問題;(3)人口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術。
S2305003人類學綜合課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S2305004民俗學綜合課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回答者:香爾滾姐姐 - 2015/04/19 12:00
610民俗學概論:
本科目考試范圍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等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學史、民俗學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考察學生對民俗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學學術動態(tài)的了解、把握程度; ②考察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經驗、感受以及描寫能力; 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知識、理論、方法,解讀、分析、闡釋民俗現(xiàn)象以及中外民俗學文獻的能力。 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3民間文學概論:
科目考試范圍為: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民間文學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神話、傳說、故事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民間文學的多民族交流關系,民間文學的田野作業(yè)及其科學寫定,中國民間文學史略,民間文學的鑒賞與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本科目考試范圍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等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學史、民俗學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考察學生對民俗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學學術動態(tài)的了解、把握程度; ②考察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經驗、感受以及描寫能力; 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知識、理論、方法,解讀、分析、闡釋民俗現(xiàn)象以及中外民俗學文獻的能力。 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3民間文學概論:
科目考試范圍為: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民間文學的類別及其特征(如神話、傳說、故事等不同類別及其特征),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民間文學的多民族交流關系,民間文學的田野作業(yè)及其科學寫定,中國民間文學史略,民間文學的鑒賞與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回答者:sszqm1314 - 2015/04/19 11:39
653社會學理論:
①《社會學概論》編寫組 ,社會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②《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③《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鈞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④《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報考專業(yè)不同,參考書目不同,請考生對照報考的專業(yè)選擇參考書目)
社會學(030301)專業(yè):
①《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②《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③《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社會工作(120422)專業(yè):
①《個案工作》許莉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②《小組工作》劉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③《社區(qū)工作》徐永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⑤《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科文獻出版社,2001。
654人口理論:
①《人口理論教程》,劉錚主編,李競能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年6月第1版;
②《現(xiàn)代西方人口理論》,李競能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一版。
848人口統(tǒng)計學:
《人口統(tǒng)計學》,劉錚,鄔滄萍,查瑞傳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1版。
655人類學概論:
①《文化人類學概論》,周大鳴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②《文化人類學》(第十版),哈維蘭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③《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墨菲著,商務印書館,2009。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①《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②《人類學家的文化見解》,穆爾著,商務印書館 ,2009。
③《民族志方法要義》,申蘇兒、勒孔特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①《民俗學概論》,鐘敬文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②《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全二冊),周星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③《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56社會工作概論與理論:
1.《社會工作概論》,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2.《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均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①《社會學概論》編寫組 ,社會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②《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③《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鈞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④《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報考專業(yè)不同,參考書目不同,請考生對照報考的專業(yè)選擇參考書目)
社會學(030301)專業(yè):
①《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②《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③《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社會工作(120422)專業(yè):
①《個案工作》許莉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②《小組工作》劉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③《社區(qū)工作》徐永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⑤《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科文獻出版社,2001。
654人口理論:
①《人口理論教程》,劉錚主編,李競能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年6月第1版;
②《現(xiàn)代西方人口理論》,李競能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一版。
848人口統(tǒng)計學:
《人口統(tǒng)計學》,劉錚,鄔滄萍,查瑞傳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1版。
655人類學概論:
①《文化人類學概論》,周大鳴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②《文化人類學》(第十版),哈維蘭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③《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墨菲著,商務印書館,2009。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①《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②《人類學家的文化見解》,穆爾著,商務印書館 ,2009。
③《民族志方法要義》,申蘇兒、勒孔特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①《民俗學概論》,鐘敬文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②《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全二冊),周星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③《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56社會工作概論與理論:
1.《社會工作概論》,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2.《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均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回答者:alanyu1989 - 2015/04/20 11:44
653社會學理論:
①《社會學概論》編寫組 ,社會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②《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③《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鈞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④《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報考專業(yè)不同,參考書目不同,請考生對照報考的專業(yè)選擇參考書目)
社會學(030301)專業(yè):
①《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②《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③《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社會工作(120422)專業(yè):
①《個案工作》許莉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②《小組工作》劉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③《社區(qū)工作》徐永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⑤《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科文獻出版社,2001。
654人口理論:
①《人口理論教程》,劉錚主編,李競能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年6月第1版;
②《現(xiàn)代西方人口理論》,李競能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一版。
848人口統(tǒng)計學:
《人口統(tǒng)計學》,劉錚,鄔滄萍,查瑞傳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1版。
655人類學概論:
①《文化人類學概論》,周大鳴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②《文化人類學》(第十版),哈維蘭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③《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墨菲著,商務印書館,2009。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①《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②《人類學家的文化見解》,穆爾著,商務印書館 ,2009。
③《民族志方法要義》,申蘇兒、勒孔特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①《民俗學概論》,鐘敬文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②《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全二冊),周星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③《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56社會工作概論與理論:
1.《社會工作概論》,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2.《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均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①《社會學概論》編寫組 ,社會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②《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③《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鈞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④《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47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tǒng)計學:
(報考專業(yè)不同,參考書目不同,請考生對照報考的專業(yè)選擇參考書目)
社會學(030301)專業(yè):
①《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②《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③《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社會工作(120422)專業(yè):
①《個案工作》許莉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②《小組工作》劉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③《社區(qū)工作》徐永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④《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⑤《社會研究的統(tǒng)計應用》,李沛良編,社科文獻出版社,2001。
654人口理論:
①《人口理論教程》,劉錚主編,李競能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年6月第1版;
②《現(xiàn)代西方人口理論》,李競能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一版。
848人口統(tǒng)計學:
《人口統(tǒng)計學》,劉錚,鄔滄萍,查瑞傳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1版。
655人類學概論:
①《文化人類學概論》,周大鳴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②《文化人類學》(第十版),哈維蘭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③《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墨菲著,商務印書館,2009。
84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①《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②《人類學家的文化見解》,穆爾著,商務印書館 ,2009。
③《民族志方法要義》,申蘇兒、勒孔特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850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①《民俗學概論》,鐘敬文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②《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全二冊),周星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③《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56社會工作概論與理論:
1.《社會工作概論》,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2.《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均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