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中外文學史
查看(676) 回復(0) |
|
ruier123
|
發表于 2014-08-11 14:33
樓主
一.填空題
1.詩指的是《詩〉流傳中的——,——,——等三派 2.五代詞的創作主要集中在——和——兩個領域 3.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是指——,黃庭堅,—— 4.對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和藝術構思,歷來有——,——的概括 5.民初言情小說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五四新文學革命時期,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主張的是—— 6.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鮮明的幽默諷刺特色的小說家有魯迅,――,――,――,――,―― 7.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向文藝界、科學界人士作了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系統地闡述了雙百方針 8.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 9.歐里庇德斯被譽為—— 10.18世紀末在英國出現的一種兇殺小說被稱為—— 11、德國最早的一個浪漫主義流派是—— 12、司湯達的《紅與黑〉主要描寫了維立葉市、——、和巴黎木爾侯爵府三個典型環境 13、《雙城記〉中的梅尼特醫生和——都是狄更斯人道主義的化身 14、古希臘神話的主要特征是—— 二.名詞解釋 1. 唐宋派的散文史地位明散文流派。 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順之、茅坤和歸有興推崇韓愈、歐陽修,提倡學唐宋文章法度,故有此稱。唐宋派活動于前后七子之間,對復古派“文必秦漢”的主張和摹擬、剿襲的文風深惡痛絕,認為文章應有自己的面目,不受形式束縛。唐宋派對確立唐宋古文歷史地位起有積極作用。。唐宋派雖然指出了前后七子復古派的弊端,卻始終未能根本改變文壇局面。唯其散文創作對后世較有影響,如清代桐城派便承繼了它的傳統。 2. 志人小說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有以下幾方面的藝術特點:一是以真人真事為描寫對象;二是以"叢殘小語"、尺幅短書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運用典型細節描寫和對比襯托手法,突出刻畫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語言簡練樸素、生動優美、言約旨豐。這些藝術特點對后世小說產生了很大影響。 3. 言文合一 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為使語言和文學從古老的文言文的束縛下解脫出來,發揮改革社會的作用,便更系統有力地宣傳言文合一的主張,即主張言文合一的意思就是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相結合。 4. 與抗戰無關論 1938年,梁實秋在《編者的話》這篇文章中說,“于抗戰有關的材料,我們最為歡迎,但是與抗戰無關的材料,只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勉強把抗戰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戰八股”,那是對誰都沒有益處的”。這一段話被當時的許多文人斷章取義地誤解,即認為梁實秋主張文藝與抗戰無關。而實際上,梁實秋也主張抗戰的文藝,不過他也主張保留純文藝。 5. 地下文學 地下文學也稱為潛在寫作,是不同于時代共名的知識分子真實的心聲迫切地表達。嚴格地講,一九四九年后仍漸漸出現的中國地下文學主要地呈現為地下的詩歌,它包括了地下的詩歌刊物、地下的詩歌出版物及不斷出現的地下詩人聚會及朗誦會,詩人,擔當了地下文學歷史中主要的角色和見證。 6. 自然派 最早的希臘哲學家被稱為“自然派哲學家”,因為他們關切的問題是大自然與它的循環變化。自然派是哲學脫離宗教范疇,哲學家朝科學推理的方向邁出的第一步,成為了科學的先驅。同時,自然派也是19世紀40年代俄羅斯文學流派。該流派在文學上追隨果戈里,在政治上反對農奴制。力求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代表作家有屠格涅夫、赫爾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 三、簡答題 1.簡述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內涵及其表現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內容的博大精深,題材的嚴肅,感情的深沉、深摯。 頓挫是指其表現手法的沉著蘊藉,出語謀篇的曲折、變化的多端、轉換穿插的波瀾壯闊以及韻律變化等。杜甫的詩,蘊含著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 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養所形成的中和處事的心態,便把這種噴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變得緩慢,低沉,回環起伏。幾欲噴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緩急回環,跌宕起伏,是為沉郁頓挫。 2.簡論辛棄疾的詞風特色 一、貫穿他的全部詞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線,就是恢復中原的堅定信念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辛詞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種奔騰聳峙、不可一世的氣派。 三、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容、題材的拓寬。 四、辛詞的許多描述鄉村風光和農人生活的作品,樸素清麗、生機盎然 五、辛棄疾和蘇軾在詞的語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開拓者。前人說蘇軾是以詩為詞,辛棄疾是以文為詞。辛詞的語言更加自由解放,變化無端。 六、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另一特點,是廣泛地引用各種典籍和前人的語匯及歷史典故。 3簡述周作人的“美文”觀念和創作 周作人在《美文》一文中說認為外國文學里的論文可以分作兩類。一批評的,是學術性的。二記述的,是藝術性的,又稱著美文。即他認同美文即是藝術性記述性的文章。 他創作的美文藝術上頗具功力:風格平和沖淡,以平易自然的態度娓娓道來;形式短小簡潔,風格獨特,在當時影響很大。 四、論述題 1. 試論漢賦抒情化的社會及文學史原因,并就其代表作進行分析 社會原因:東漢中葉以后,宦官外戚爭權,政治日趨腐敗,加以帝王貴族奢侈成風,橫征暴斂,社會動亂頻仍,民生凋敝。文人們失去了奮發揚厲的精神,失望、悲憤,乃至憂國憂民的情緒成為他們思想的基調,這就促使賦的題材有所擴大,賦的風格有所轉變。這種情況的出現始于張衡。 文學史原因:散體大賦逐漸衰微。 張衡的《歸田賦》。作者以清新的語言,描寫了自然風光,抒發了自己的情志,表現了作者在宦官當政,朝政日非的情況下,不肯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品格。 2.有人說,金庸的小說真正突破了雅與俗的界限,受到了社會各層次讀者的歡迎,請談談你的看法 作為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傳奇與歷史風云、俠義柔情與絕世武功、人生哲學與民族文化傳統熔為一爐,開辟了武俠小說的嶄新境界,使武俠小說的可讀性和 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3綜合分析《罪與罰》的藝術特色 1情節結構完整、充滿戲劇性。 如小說寫拉斯科尼科夫的整個犯罪經過:由醞釀到實施;從犯罪后的精神混亂到自首;最后歸依上帝,情節有頭有尾。圍繞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設了許多懸念、情節緊張、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寫,作品被譽為“一份犯罪的心理報告”。 多種心理表現手法:如內心獨白、夢境、幻想、直覺等表現人物犯罪前后近于瘋狂的復雜心理活動,寫出了他的緊張、痛苦、孤獨、疲憊。 3“復調小說”的結構特征。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