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簡介
查看(553)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4-09-03 09:17
樓主
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前身為原西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2005年7月兩校合并,以原西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為班底,融合原西南師范大學行政學院、原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相關專業成立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
目前學院有公共關系、文化產業管理和社會工作三個本科專業;擁有應用心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9年7月獲得全國首批社會工作專業碩士(MSW)學位授予權。社會學是重慶市教委唯一社會學重點學科。學院獲得中國公共關系教育20年突出貢獻獎,是全國公共關系最有影響力的單位之一;秦啟文教授是中國公共關系教育20年十佳杰出人士大獎獲得者。 學院一直秉承環境育人、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文化育人等五大理念,形成以“立志、立德、立功、立言”院訓和“家庭、學校、軍隊”管理模式為核心的學院文化,并滲透到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服務等各個環節,師生優良的文明素養和精神面貌得到院內外的充分認可。 學院下設公共關系系、文化產業管理系、社會工作系,擁有花數百萬資金打造的中國一流的公共關系、文化產業管理、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兼職教職工8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2名,碩士生導師16名,教授、副教授60余名,8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5年來科研成果顯著,學院教師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5項、省市及中央高校基金項目50項,承擔科研經費近530萬元;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多部。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獎情況。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任我院特聘首席教授。 學院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成立本科生導師制,從學業、生活、實習、就業等各方面進行四年全程指導;建立學生科研小組和學生讀書沙龍會,開展學術討論和研究活動;和地方政府合作開辟10個實踐實習基地,著力構建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本科教學實現“三個三分之一”(理論講學、師生互動、學生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社會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文明養成教育的塑造,通過“X·2工程”、“十會教育”、 “演講角”、“讀書沙龍”、“快樂成長文化秀”、“孔儒社工協會”、“Role劇社”、“Role合唱團”、“藍韻詩朗誦社”、“文明使者”等十大特色活動,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院在教學科研上力求保持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目前已與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學術界及國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數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實質性的交流合作與研究關系。研究領域涉及文化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組織文化學、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關系與組織形象設計等多個學科。特別是學院公共關系與組織形象設計、組織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在西南地區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部分研究成果已經產生了顯著的學術影響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學院育人效果顯著,學院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張永紅副教授獲得全國首屆明德教師獎;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多次獲得殊榮;畢業生考研錄取率保持在32%左右,位居全校前列,有多人考取和保送到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境內外重點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校前列,畢業生遍及黨政機關、金融系統、社工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多個領域,顯示了學院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極強的就業競爭力。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