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法學院導師簡介:趙興洪
查看(583)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4-12-05 10:43
樓主
個人簡介
趙興洪(1980—),男,漢族,重慶市梁平縣人,西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講《刑事訴訟法》、《外國刑事訴訟法》、《法律文書寫作》、《司法制度》等課程,研究興趣為刑事法學、司法制度、法律實證分析等。 學術論文 “關于中國司法區劃分改革的思考”,《云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司法區劃分基本問題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 “確立先例標準促進死緩適用之規范化”,《法學》2009年第11期; “重慶市司法區域劃分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適用標準研究”,《刑事法評論》第19卷(2007); “如何證明集資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金融法苑》第65輯; “非法經營罪:一個亟待廢除的‘口袋罪’”,《金融法苑》第60輯; “分離與重構:非法集資犯罪初論”,載吳志攀、白建軍主編,《金融法路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科研項目 “死刑適用標準實證研究”,西南大學社科項目(SWU08123); “司法區劃分制度研究”,教育部社科項目(09YJC820092); “打黑除惡斗爭中的權力優化與權利保障”,西南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SWU1009003)。 時政評論 打一場反洗錢的“人民戰爭”,《人民日報》2010年5月19日; 審計“制度優化”更值得期待,《人民日報》2010年2月22日; 官員的緩刑是該緩緩了,《新京報》2010年2月16日; 法院“以下犯上”暴露法律漏洞,《新京報》2010年2月9日; 莫被文強“舊功”遮住“法眼”,《新民晚報》2010年2月8日; 通過完善證據制度控制死刑值得期待(社論),《南方都市報》2009年8月11日;遏制刑訊逼供要靠完善證據制度(社論),《新京報》2009年8月11日; 期待鐵路轉制為司法“去地方化”探路(社論),《新京報》2009年7月29日;鐵路司法改革應去地方化(社論),《南方都市報》2009年7月29日; 法律人性化是實現法治的前提,《中國青年報》2003年11月17日; 憲法不能承受之“輕”,《中國青年報》2002年12月15日。 獎勵與榮譽 西南大學法學院優秀教師(2008); 西南大學第五屆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三等獎(2010); 西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08-2010學年度); 西南大學法學院優秀共產黨員(2011); 西南大學本科優秀畢業論文指導二等獎(2012)。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