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簡介--肖偉勝
查看(524)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5-03-14 12:39
樓主
肖偉勝 (出生年月 1970年11月性別 男 專業方向 文藝學) 肖偉勝,男,教授,博士生導師。漢族,湖南武岡人,1970年生。1990—1997年就讀于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97起留校任教。2000—2003年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獲文藝學博士學位。2003年4月特聘為副教授。2009年6月晉升教授職稱。 主要成就:
西方美學與當代文化理論,本方向主要致力于探討全球化語境下,美學在現代西方的轉型及其嬗變,尤其探討審美現代性的社會文化學特征、理論主張以及藝術實踐形態,同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比較中外審美現代性的不同特質、內涵;此外對后現代語境下的審美文化,尤其是視覺文化的特征進行哲理、文化上深層次的探究。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文化轉向”與視覺文化研究(主持)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主研) 3、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視覺文化與圖像意識問題研究(主持) 4、重慶市優秀人才資助項目 視覺文化轉向與當代美學轉型(主持) 5、重慶市社科項目 視覺文化研究與都市化生存(主持) 6、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項目 中國現代詩歌閱讀學(主研) 7、四川省教育廳項目 郭沫若文藝美學思想的現代性(主持) 8、校博士基金項目 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 9、校育苗基金項目 論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 10、校教改項目 媒體文化批判與當代大學生審美教育 科研獲獎: 1、《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獲第九屆中國當代文學協會三等獎 2、《知識全球化時代的當代文學研究》(《文學評論》2005年第6期)獲2006年重慶市中國現代文學協會一等獎 3、2003年博士論文《現代性困境中極端體驗》評為南京大學中文系優秀博士論文 主要著述: 一、代表性學術論文 1、《焦慮:當代社會轉型期的文化癥候》,《西南大學學報》2014年5期。 2、《從觀看到觀察:圖像意識的存在論闡釋》,西南大學學報2013年3期 人大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13年8期 3、《懷舊與英雄:浪漫主義的兩副面孔》,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2期,新華文摘2013年12期 4、《圖像的譜系與視覺文化研究》, 《學術月刊》2012年10期,人大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13年2期 5、《論現代主義“表現美”及其圖像意識內涵》,《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5期。 6、《視覺文化還是圖像文化?》,《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6期 7、《現代主義“圖像表象”的身體轉向》,《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 8、《視覺文化的衍生與藝術史轉向》,《文藝研究》2011年第5期 9、《原始視覺文化與圖像意識的發生》,《文學評論叢刊》2011年第3期 10、《“表現說”的譜系、內涵及其身體轉向》,《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3期 11、《鏡子說譜系的圖像意識內涵》,《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12、《作為求真意志與旁觀者姿態的視覺》,《學術論壇》2010年第11期 13、《論近代旁觀者眼光與透視法》,《西南大學大學學報》2010年第11期 14、《現代主義“圖像表象”的身體轉向》,《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10期 15、《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特性與學生個性發展》,《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第10期;人大復印資料《高中語文教與學》 2010年第3期轉載 16、《文學理論霸權的顛覆與文學批評的開始》,《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9年第5期 17、《作為生命救贖形式的自敘傳小說》,《郭沫若學刊》2009年1期 18、《作為青年亞文化特征的網絡語言》,《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 19、《波德萊爾的審美現代性思想及其開創性價值》,《學術月刊》2008年6期 20、《郭沫若浪漫詩學的現代性批判》,《西南大學學報》2008年5期 21、《農民底層敘述的多重變奏》,《二十一世紀》(香港)2008年1期 22、 《底層敘述的多重變奏》,《社會科學論壇》2007年第4期 23 、《比較詩學的方法論困境及其出路》,《西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24、《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十七年文學"》,《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4期 25、《知識全球化時代的當代文學研究》,《文學評論》2005年第6期 26、《作為審美經驗創生的文學批評》,《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27、《知識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何處去》,《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4期 28、《酒神精神:逃離啟蒙辯證法的符咒》,《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9 、《生活化的人生與悲劇化的人生》,《唐都學刊》2003年第4期 30、《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福建論壇》2003年第1期 31、《灼熱的愛與孤獨的自我》,《當代文壇》2003年第1期 32、《幻象符號的政治經濟學》《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 33、《景象的囚牢》、《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34、《景象的社會》(譯文),《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 35、 《概念創新》(譯文),閻嘉主編:《文學理論》2010年 二、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 1、《西方現代主義自律性詩學研究》(獨立);中華書局2011年6月 2、《視覺文化與圖像意識研究》(獨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3、《歐洲文學與文化》(獨立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4、《性社會學》(合作),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年 5、《比較文學教程》(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7、《中國現代詩歌欣賞》(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遠方的回聲》(主編),四川出版社集團天地出版社2004年 9、《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合作),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學術職務與社會職務: 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現當代文學協會理事 重慶市比較文學協會理事 全國高校外國文學協會會員 中國比較文學協會會員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