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炳鈞,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云南省大理劍川縣人,白族。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重慶市學術帶頭人,中國功能語法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英語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翻譯學會理事,北美功能語法學會會員,國際應用心理學會會員。2003年特聘為西南師范大學教授,2005年破格評為西南大學教授,2007年評為西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二等獎等獎項。擔任國際知名的SSCI刊源雜志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審稿人,"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和"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會刊編委,《高校保健醫學》、
Education Research and Reviews等刊物編委。兼任中山大學、西南林業大學、大理學院等高校兼職教授,西南大學教育部人格與認知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西南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中心研究員。在國際著名刊物
Language Sciences上獨立署名發表的論文被SSCI和A&HCI全文收錄,同時被CSA(劍橋科學文摘)摘錄;合作發表于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以及美國心理學會主辦的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的論文均被SSCI收錄。研究方向為功能語法、翻譯理論和心理語言學。
科研成果
專著、教材、編著、譯著:
1. 《話語分析導論:理論與方法》,2011年,重慶大學出版社。
2. 《研究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基礎》,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3. 《高級文學翻譯教程》,2009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語言文化外語教學》,2005年,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5. 《英語非限定小句之系統功能語言學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6. 《語篇語言功能外語教學》,2002年,中山大學出版社。
7. 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2002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
8. 《認知心理學》,2006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9. 《心理學》,2006年,人民郵電出版社。
10.《人格科學》,2001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1.《加拿大百科全書》,1998年,四川辭書出版社。
論文:
1. 術語界定規范度的一種評估模式,《中國科技術語》2013年第1期。
2. 基于平行語料庫的中國立法語篇情態操作語的英譯探析,《外國語》2013年第3期。
3. 語言復雜性研究述評,《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4. 古典文學名著影視制作中的改寫思想,《藝術百家》2013年第3期。
5. 臨床話語分析得系統功能語言學理據及途徑,《中國外語》2012年第6期。
6. 《臨床語言學手冊》介紹,《當代語言學》2012年第3期。
7. 云南省瀕危民族語言有聲語檔的建設方法探討,《大理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8. "被X"格式的層次體系,《語文建設》 2012年第12期。
9. "新語"以及詞典編纂中意識形態的調適,《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0. 翻譯原型論的系統功能框架,《山東外語教學》2012年第4期。
11. 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多重述位及其構成,《當代外語研究》2012第9期。
12. Assessing self-supporting behaviors of Chinese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2, 40(5): 815-828. (SSCI刊源期刊).
13. 基于語料庫的系統功能語法研究之詞匯傾向性探討,《現代外語》2011年第4期。
14. 從Wittgenstein的原型觀來驗證系統功能語法的語法范疇,《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研究》(清華大學舉行的第36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會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5. 圖型缺省的認知性銜接,《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6. 系統功能語法多重主位問題探討,《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7. 翻譯的原型論取向:以"道"的一百個英譯為樣例,《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年第11-12期。
18. 系統功能語法的學術視野,《系統功能語言學群言集》(黃國文 常晨光 廖海青 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9.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A study with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0, 3. (SSCI刊源期刊)。
20. 歸結與原型:回歸翻譯本體,《英語研究》2010年第1期。
21. 文學作品復譯的原型觀,《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22. 分離焦慮研究述評,《學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23. 序,《翻譯詩學散論》(趙彥春著)。青島:青島出版社,2007。
24. Screening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y 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07,4. (SSCI全文收錄)。
25. 從接受美學看文學翻譯的純語言觀,《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26. 敘事語篇中時間表征的評定差異研究,《心理科學》2007年第2期。
27. 高低自立水平兒童的自我圖式的實驗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第2期。
28. 漸變群在非限定小句中的體現及其意義,《外語學刊》2007年第3期。
29. 我國法庭口譯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30. 英漢語言形象性對比研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第1期。
31. 多重主位的界定與序列結構,《外語學刊》2006第4期。
32. Towards the criteria of non-finite clause identification. Language Sciences 2004,3.(SSCI以及A&HCI全文收錄,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
33. 整合語言學概觀,《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2期。
34. 作為人格維度的時間洞察力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3期。
35. 敘事時間表征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5期。
36. 翻譯原型論,《外國語言文字研究》2004年4期。
37. 再論心理過程與現象之關系,《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4年3期
38. 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研究概述,《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4期。
39. SVOC結構的句法分析,載于黃國文主編《語篇 語言功能 外語教學》,2002年,中山大學出版社。
40. Indeterminacy in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onfinite clauses,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41. 介詞的功能語言學解釋,《外國語》2001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錄)(2001年第3期)。
42. 形式標記的元功能分析,《現代外語》2001年第3期。
43. 詞項語法譯介,《當代語言學》2001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錄。
44. 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元功能思想,《中山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45. 漢語介詞兼類與英譯,《外語教學》2001年第5期。
46. 素質教育觀下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及實踐,《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2期。
47. 關于系統功能語法術語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思考,《山東外語教學》2000年第1期。
48. 系統功能語法核心思想對語言教學的指導意義,《外語學刊》2000年第3期。
49. 語篇翻譯中的語篇網現象探討,《外語與翻譯》2000年第3期。
50. 試論前提的制約因素,《外語教學》2000年第3期。
51. 構成理論關于記敘文篇章理解的研究,《心理科學》1999年第1期。
52. 漢語成語中概數詞"一"的文化內涵與英譯,香港《翻譯季刊》1999年第13、14期合刊(香港翻譯學會學報)。獲2004年度重慶市翻譯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53. 新符號三角形及其在英漢詞匯層中的體現,載于陳治安、劉家榮主編《語言與符號學在中國的進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獲2000年度重慶市外文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54. 試評心理語言學語篇理解理論研究,《山東外語教學》1999年第3期。
55. 試論研究生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56. 素質教育觀下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及實踐,《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2期。
57. 試論研究生的英語教學與語言素質的提高,《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58. 試論研究生素質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1期。
59. 論《知識論》的英文用語與翻譯哲學,《外語與翻譯》1998年第4期。
主持科研項目:
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2011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項目,2009
3.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05
4.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項目,2004
5. 西南師大博士基金項目,2004
主研科研項目:
1. 2004年-2006年,學習風格與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2. 2003年-2006年,當代認知語言學理論在中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 2006年,基于戴維森綱領的知識論重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獲獎情況
1.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獎
2. 2009年度"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五)
3. 2007年度"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稱號
3. 2005年度"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二等獎
4. 2002-2004年度"西南師范大學優秀教師"
5. 新符號三角形及其在英漢詞匯層中的體現,載于陳治安、劉家榮主編《語言與符號學在中國的進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獲2000年度重慶市外文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6. 漢語成語中概數詞"一"的文化內涵與英譯,香港《翻譯季刊》1999年第13、14期合刊(香港翻譯學會學報)。獲2004年度重慶市翻譯 學會優秀作品二等獎。
學術團體任職及兼職
1. 《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研究》編委;Education Research and Reviews編委;《高校保健醫學》編委;
2. 中國功能語法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英語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翻譯學會理事;北美功能語法學會會員;國際應用心理學會會員;
3.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西南林學院兼職教授;大理學院兼職教授;西南大學教育部人格與認知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西南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中心研究員。
附:
1989年至1995年就讀于原西南師范大學,獲學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為劉家榮教授)、碩士學位(指導老師為陳治安教授)。1999年2002年就讀于中山大學,獲博士學位(指導老師為黃國文教授)。2002年至2003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UIUC)做高級訪問學者(Adele Goldberg教授指導),之后在黃希庭教授指導下完成了西南大學心理學院的博士后研究。求學過程中還先后得到肖丁老師、徐建輝老師、張鳳英老師、龍日金教授、林秀英教授、李力教授、向雪琴教授、周榕教授、張正東教授、張會森教授、秦秀白教授、胡壯麟教授、朱永生教授、張德祿教授、楊信彰教授、孫藝風教授、趙彥春教授、彭宣維教授等的關心、鼓勵與指導。
聯系方式:ywilson@swu.edu.cn;bingjunya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