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
查看(541)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5-04-11 15:04
樓主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考點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1)一切哲學都不能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 (2)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不附加外來成分。(3)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把握唯心主義的兩個基本形態)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劉禹錫唯物)②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個人的精神變為獨立的存在,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造者。(4)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感覺是屏障,不可知論)(馬克思和舊唯物最主要區別:唯物史觀) ①階級根源:在階級社會,唯心主義哲學受到反動沒落的社會階級的擁護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傳。根源不能說主觀和客觀相背離,因為它是認識錯誤的原因,可以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錯誤②社會根源:社會分工、腦體勞動分離,為片面夸大精神意識的作用提供了條件。 ③認識論根源:在認識過程中,將認識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將認識過程中的感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將認識過程中的理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客觀唯心主義 (5)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沒有確立科學的實踐觀(重點把握)(6)馬克思主義的特點:(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創立唯物史觀;)(舊唯物半截子是因為自然觀唯物,歷史觀唯心;)①階級性---公開申明為誰服務;(一切辯證法都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發展變化的。沒有認為世界統一)②實踐性---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實踐)③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學性基礎之上,即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之上。(7)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指導與被指導;普遍與特殊。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