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農業資源利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查看(542)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5-09-25 12:55
樓主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農業資源利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1. 培養目標 農業資源利用領域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主要為農業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農業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綜合職業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2. 培養要求 (1)本領域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熱愛農業,遵紀守法,品德良好,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積極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發展服務。 (2)本領域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該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技術傳授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新型的農業推廣理念,能夠獨立從事較高層次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工作。 (3)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學習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 三、培養方式 1. 采取校內課程學習和校外實踐研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實行多學科綜合、寬口徑的培養方式,一般第一學年學習課程,第二學年開展實踐實習和學位論文研究。校外農業推廣實踐基地實踐研究累計時間不少于12個月。 2. 學位論文實行雙導師負責制,由具有實踐經驗并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 四、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 1. 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 攻讀本領域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須完成以下課程的學習和必修環節,總學分應不少于 32學分。
2. 必修環節要求 (1)開題報告及學位論文工作中期檢查,需按時向學院提交培養計劃、選題報告各一份。 (2)實踐環節:在校外農業推廣實踐基地進行實踐研究累計時間不少于12個月,并提交實踐總結報告。 五、學位論文與論文答辯 1. 論文選題應服務于農業、農村、農民和生態環境建設,論文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和農村等問題的能力。 2. 論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論文、項目(產品)設計、調研報告等。 3. 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查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和農村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至少應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組成。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均應至少有一名來自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參加。作者的指導教師不參與其本人的論文評閱與論文答辯,論文評閱人不得兼任答辯委員會成員。論文答辯等工作按《西南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 六、學位授予與畢業 完成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取得規定學分,按規定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按國家畢業生就業政策“自主擇業”,學校對其就業進行指導,按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程序辦理就業與派遣手續。 |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