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西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 生物學
| 專
業
名
稱 | 細胞生物學
| 專
業
代
碼 | 071009
|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3 年 6 月 4 日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 1 | 植物細胞工程 | 植物細胞培養、細胞突變體篩選、細胞誘變育種、細胞遺傳操作等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遺傳育種相結合,培育園藝作物新品種(新材料),建立新技術。
|
| 2、 | 細胞遺傳 | 研究細胞染色體的特征、突變和遺傳規律。重點對家蠶和果樹的染色體組型、分子連鎖圖與經典遺傳圖譜的整合以及基因定位等進行研究。
|
| 3 |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 研究基因對細胞活動調控以及各種細胞結構的形成和功能的執行,研究基因表達調控和蛋白質修飾、細胞膜物質運輸、細胞運動的分子基礎及細胞信號傳導。
|
| 4 | 胚胎工程 | 從分子、細胞、個體不同層次研究哺乳動物配子生成與受精、胚胎發育、生殖發生、繁殖周期調控的基本原理,著重開展活體采卵、腔前卵母細胞的開發利用、顯微單精子注射受精、克隆動物生產、孤雌生殖、哺乳動物嵌合體、性別控制、干細胞工程、動物轉基因特別是重要藥用蛋白生物反應器等胚胎工程新技術的研究。
|
|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在細胞生物學方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了解細胞生物學發展的前沿,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專業書刊并撰寫相應的學術論文,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可以獨立擔負細胞生物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與推廣等工作。
|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 26學分
其中
必修:20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不低于:6
學分
|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節)
類型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 開課學期 | 學時 | 學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課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國語
| 1 | 90 | 3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與實踐研究
| 1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平臺課
| 11071009011 | 生命科學進展
| 2 | 18 | 1 | 導師組
| 考試
|
| 11071009021 | 細胞生物學
| 1 | 36 | 2 | 李名揚,等
| 考試
|
| 專業課
| 11071009023 | 細胞生物學研究生班討論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11090102055 | 高級生物化學
| 1 | 54 | 3 | 李關榮等
| 考試
|
| 11071009001 | 中外主文獻研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選 修 課 | 11071010022 | 分子生物學
| 1 | 54 | 3 | 羅小英,柴友榮,劉堰等
| 考試
|
| 11071009057 | 干細胞生物學
| 1 | 36 | 2 | 崔紅娟,等
| 考查
|
| 11071010051 | 基因組生物信息學
| 1 | 54 | 3 | 夏慶友等
| 考查
|
| 11071009051 | 細胞研究方法及培養技術
| 2 | 36 | 2 | 魯成,潘敏慧等
| 考查
|
| 11071010052 | 生物工程原理與技術
| 1 | 36 | 2 | 張興國等
| 考查
|
| 其它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3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單位核查
|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
|
| 2 |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 4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
|
生物化學
|
|
| 不計學分
|
|
植物生理學
|
|
| 不計學分
|
|
遺傳學
|
|
| 不計學分
|
|
|
|
| 不計學分
|
|
|
|
| 不計學分
| 注:1 .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 .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 .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5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初。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進行。
A、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以及科研進展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c)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準確查找與學位論文研究內容相關的國內外文獻,并進行歸納總結;獨立進行科研課題的選題、撰寫立項任務書、設計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能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有較強的科技論文撰寫能力;在學期間,至少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1篇(含1篇)與學位論文研究相關的論文。
| 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條件、畢業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條件:
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經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優秀,經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提前畢業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研究生;
2.在申請畢業答辯前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1篇SCI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文公布為準。
畢業論文基本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以表明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作者應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研究的課題應有創新,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
|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五(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僅列出本學科專業的一些主要雜志,原則上以各研究方向影響因子前5名的期刊為主)
序 號 |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 1 | NATURE
|
| 2 | SCIENCE
|
| 3 | CELL
|
| 4 | CELL RESEARCH
|
| 5 |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
| 6 |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
| 7 | NATURE MEDICINE
|
| 8 | CELL STEM CELL
|
| 9 |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
| 10 | NATURE CELL BIOLOGY
|
| 11 | CELL METABOLISM
|
| 12 | MOLECULAR CELL
|
| 13 | DEVELOPMENT
|
| 14 | PLANT CELL
|
| 15 | EMBO JOURNAL
|
| 16 | STEM CELLS
|
| 17 |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
| 18 |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
| 19 |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
| 20 | AUTOPHAGY
|
| 21 |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
| 22 | 生物工程學報
|
| 23 | 植物學報
|
| 24 | 園藝學報
|
| 25 | 中國科學
|
| 26 | 細胞生物學雜志
|
| 27 | 遺傳學報
|
| 28 |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
| 29 | 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報
|
| 30 |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