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西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專
業
名
稱 | 環境工程
| 專
業
代
碼 | 083002
|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07月04日
修訂日期:2013年06月03日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 01 | 水污染治理
| 利用環境工程的原理和技術,開發費省效宏的污水治理方案。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形成了較有優勢的領域,主要包括: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開發性治理工程、農業非點源污染治理工程、小城鎮污水治理工程等研究領域。
| 陳玉成(博導)
楊志敏
陳
宏
| 02 | 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 以生物工程技術為核心,將研究和開發的重點放在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上,開展的特色領域主要包括:農業有機廢棄物與生物能源研究、污水廠污泥資源化相關技術研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研究等方向。
| 趙秀蘭
張進忠(博導)
肖廣全
| 03 | 土壤污染修復
| 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措施,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治理。主要包括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土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復等研究領域。
| 魏世強(博導)
王定勇(博導)
王
強
| 04 | 大氣污染過程與控制
| 利用大氣化學、污染氣象學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開展大氣中污染物的成分與轉化規律、工廠污染空氣中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控制技術、室內污染空氣的監測與治理、生態系統中溫室氣體排放的觀測與控制技術等研究領域。
| 江長勝
羅
鋒
木志堅
|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本學科以培養身心健康、具備從事本學科的科研、教學、管理、開發、設計等工作能力的專業人才為目標。具體要求:
1、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本原理,熟悉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與修復技術;
2、了解本專業的國內外研究方向和發展動態;
3、靈活運用所學理論與技術解決實際環境問題;
4、掌握一門外國語,熟練閱讀外文專業書刊文獻,具備文獻調研與綜合分析能力,能運用外語撰寫學術論文。
| 學制: 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 30 學分
其中
必修 23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不少于 7 學分
|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節)
類型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 開課學期 | 學時 | 學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課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國語
| 1 | 90 | 3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1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平臺課
| 11083000011 | 環境科學與工程前沿
| 2 | 54 | 3 | 魏世強等 | 考查 |
| 11083000012 | 環境生物學
| 1 | 54 | 3 | 楊志敏 陳玉成 | 考試 |
| 專業課
| 11083002021 | 高級環境工程學
| 2 | 54 | 3 | 肖廣全 | 考試 |
| 11083002022 | 環境工程化學
| 1 | 36 | 2 | 王定勇 | 考試 |
| 11083002025 | 環境工程中外主文獻研讀
| 2 | 36 | 2 | 陳玉成等 | 考查 |
| 選 修 課 | 11000000068 | 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
| 1 | 36 | 2 | 陳玉成 | 考試 | 全校公選 | 11083002023 | 環境工程設計
| 1 | 36 | 2 | 陳
宏 | 考試 |
| 11083001023 | 環境分析技術
| 2 | 36 | 2 | 江長勝 木志堅 | 考查 |
| 11083002054 | 環境工程施工與管理
| 2 | 36 | 2 | 陳
宏 | 考查 |
| 11083002058 | 環境科學與工程概論
| 1 | 36 | 2 | 江
韜 | 考察 | 全英文授課 | 11083002056 | 環境過程與設備
| 1 | 36 | 2 | 楊志敏 | 考查 |
| 11083001030 | 環境毒理學
| 2 | 36 | 2 | 陳慶華 魏世強 | 考查 |
| 11083002055 | 環境工程造價與核算
| 2 | 36 | 2 | 羅
鋒 | 考查 |
| 其它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3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單位核查
|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
|
| 2 |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 4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
| 環境工程原理
|
|
| 不計學分
|
| 工程制圖
|
|
| 不計學分
|
| 環境微生物學
|
|
| 不計學分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 不計學分
|
| 廢物資源化工程
|
|
| 不計學分
| 注:1 .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 .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 .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根據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學位論文中期進展檢查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
A、考核在學院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學院(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績分為3種流向:
碩-博連讀或提前攻博:具體要求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在學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的正刊上發表與畢業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1篇。
| 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條件、畢業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條件:
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經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優秀,經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提前畢業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研究生;
2.人文社會學科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1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文公布為準。
畢業論文基本要求: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申請學位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學校規定的A類及以上刊物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環境化學》、《農業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給排水》、《生態毒理學報》等學科組認定的刊物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的正刊上發表與畢業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1篇,同時,申請獲準主持1項科研課題;或申請獲準1項國家專利(排名第一或除導師外排名第一);或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提名獎以上。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列出本學科專業的必讀文獻,不夠可另附頁)
序號 |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 1
| 環境科學學報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2
| 環境科學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3
| 中國環境科學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 4
| 生態學報
| 中國生態學會
| 5
| 應用生態學報
| 中國生態學會
| 6
| 環境工程學報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7
| 給水排水
| 中國建筑工業協會
| 8
| 中國給水排水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
| 9
| 水處理技術
| 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中心
| 10
| 工業廢水處理
| 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 11
|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 12
| 環境化學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13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ACS
| 14
| Water Research
| Elsevier
| 15
| Chemoshpere
| Elsevier
| 16
| Water,Air,& Soil Pollution
| Kluwer
| 17
| Environmental Quality
| Elsevier
| 18
| The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 Elsevier
| 19
| Environment Research
| Elsevier
| 20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Elsevier
| 21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Elsevier
| 22
| Global Change Biology
| Kluwer
| 23
| Analytical Chemistry
| ACS
| 24
| 環境工程學
| 蔣展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25
| 環境工程學
| 鄭正,科學出版社,2004
| 26
| 環境工程施工與核算
| 郭正,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 27
| 環保設備—原理、設計、應用
| 鄭銘,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 28
| 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第二版)
| 許保玖,龍騰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29
| 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
| 張忠祥,錢易,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