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竹
|
法學院《刑法學》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核目標
研究生入學初試是選拔優秀人才的主要環節,為了貫徹教育部“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和按需招生”的方針,根據《西南財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命題細則》及本學科特點制定本大綱。
本學科考試主要內容為:了解——要求對考核內容能準確再認、再現,既知道“是什么”;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能深刻領會相關知識、原理,并借此解釋、論證觀點,分析現象,辨明正誤,即明白“為什么”;熟悉——要求能靈活運用相關法律原理、觀點和方法,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綜合分析、解決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法律現象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 考試主要范圍
第一章:刑法概說
刑法的概念、性質和任務,制定刑法的根據,刑法的體系和解釋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圍
刑法的空間效力,刑法的時間效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
犯罪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構成及其要件
第五章: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的概念及研究意義,犯罪客體的分類,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系與區別
第六章: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觀方面的概念和特征,危害行為——作為與不作為,危害結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
第七章: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的概念,刑事責任能力與刑事責任年齡的概念及其關系,特殊主體的概念及其分則性規定,單位犯罪的概念及處罰原則
第八章: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罪過的含義及其法定的層級分類,意外事件,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的概念及二者的關系,刑法上的認識錯誤
第九章:刑法上的正當行為
正當防衛的概念及成立條件,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概念及成立條件,避險過當及其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主要區別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結束形態
故意犯罪結束形態的概念及層級分類,犯罪既遂形態的特征,犯罪未完成形態存在的范圍,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形態的概念、特征及處罰原則
第十一章: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成立條件,共同犯罪的形態,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標準,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的特征及刑事責任
第十二章:罪數形態
罪數的判斷標準及類型,繼續犯、想象競合犯、結果加重犯、結合犯、連續犯、牽連犯、吸收犯的概念及處斷
第十三章: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刑事責任的地位和功能,刑事責任的解決方式
第十四章:刑罰概說
刑罰的概念和特征,刑罰與犯罪的關系,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區別,刑罰的目的,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的關系
第十五章: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刑罰體系的概念和特點,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非刑罰的處理方法
第十六章:刑罰載量
量刑的原則,量刑的情節
第十七章:刑罰載量制度
累犯的概念、分類及處罰;自首、立功的概念及處罰;數罰并罰的概念,不同情況下數罪并罰原則的具體適用;緩刑的概念及類型。
第十八章:刑罰執行制度
刑罰執行的概念和特征,減刑的概念和適用條件,假釋的概念和適用條件
第十九章:刑罰的消滅
追訴時效的概念、期限、計算方式,追訴時效的中斷和延長,赦免的概念和種類
第二十章:刑法各論概述
刑法各論與刑法總論的關系,刑法分則的體系,罪狀、罪名、法定刑和宣告刑的概念
第二十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基本特征,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種類及犯罪構成,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種類及犯罪構成
第二十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的概念、種類及各種常發罪的基本特征及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概念及構成,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刑訊逼供罪的基本特征
第二十五章:侵犯財產罪
侵犯財產罪的概念及各常發罪的構成要件
第二十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及各常發罪的構成要件
第二十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危害國防利益罪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十八章:貪污賄賂罪
貪污賄賂罪的概念及各罪的構成要件
第二十九章:瀆職罪
瀆職罪的概念及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及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犯罪的構成要件
第三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軍人違反職責罪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其他相關內容
應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歷次刑法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