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考試大綱
查看(1596)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4-11-02 09:35
樓主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考試大綱
一、考核目標 1、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和主要成果; 2、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3、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思想解放的進程; 4、掌握毛澤東思想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5、掌握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深刻內涵; 6、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結論的基本內容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7、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以及中國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動向; 8、掌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基本理論; 9、掌握中國當前“四化同步”現代化戰略的基本內容; 10、了解“五位一體”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涵; 11、掌握“一國兩制”理論及了解祖國統一的前景; 12、掌握國際局勢的新變化及中國的主要外交政策; 13、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二、考試主要范圍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內涵、歷史進程和主要理論成果;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及其主要內容;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4、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及其指導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及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涵; 2、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與確立及重新確立的基本歷史過程; 3、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思想解放的基本進程; 5、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發展過程及其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及其基本內涵;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及其基本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意義;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三大法寶和意義。 (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及過渡時期總路線; 2、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道路; 3、三大改造的基本方式及歷史經驗。 (五)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國際共運史及中共歷史上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曲折過程; 2、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4、新世紀以來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 (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與主要特征;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主要矛盾; 4、“三步走”發展戰略; 5、“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 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 (七)社會主義改革與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的含義; 4、對外開放的重大意義。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內涵及其形成與發展過程;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 4、國民經濟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轉變; 5、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舉措; 6、“四化同步”的現代化戰略。 (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涵; 3、深化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內容。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的前進方向;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方針;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4、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內容。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和特征;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整體思路; 3、中國當前社會建設的主要內容; 4、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舉措。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性; 2、建國以來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演變; 3、“一國兩制”理論; 4、新形勢下對臺方針政策。 (十三)國際戰略與外交政策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2、世界的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趨勢; 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和諧世界理念; 5、中國當前外交決策的新變化。 (十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1、各階級階層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 2、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 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作用。 三、考核重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