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疑不信人到自信不疑人
查看(392) 回復(0) |
|
sszqm1314
|
發表于 2015-02-24 22:09
樓主
愛因斯坦獨辟蹊徑創建廣義相對論時也是處在“自疑不信人”的階段,后來當他得知天文學家的觀察證實了他的理論后,他明顯地表示出了“自信不疑人”,他說如果實驗觀察與他的理論不符,他只能為親愛的上帝感到遺憾。
獨創需要“自疑不信人”,先要自我質難,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我本人的治學經驗也是如此,當我在1966年第一次想到狄拉克ket-bra符號積分時,我懷疑這個積分是否能真正實行,我不相信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的q-數理論是沒有發展空間的。在1966~1978年的摸索是我處于自疑不信人的階段。在經歷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后,我發明了有序算符內的積分技術從而進入了“自信不疑人”的境界。我堅信我創造的方法是正確的、有用的,有長期的實用價值。我對有些同行還不了解我的理論也不勉強、不質疑,順其自然。我相信我發明的有序算符內的積分理論和連續變量糾纏態表象遲早會出現在量子力學教科書中。 一個人的科研水平越高,他的“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的理念就越明晰,表現在他的發現問題的洞察力越強,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對于自己研究結果的自信心也越堅定。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