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掃盲,科普一下吧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有什么區別?
查看(1679)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4-11-18 19:21
樓主
最近要考心理咨詢師二、三級的同學以及考應用心理學的學子們。你分清了嗎?
精神分裂癥 “Schizophrenia”一詞可以直譯作“分裂的心智”,它的希臘詞根是schizein(撕裂)和phren(心智)。它由Eugen Bleuler于1908第一次提出,用來描述人格、思想、記憶、知覺之間的功能分離。雖然這個描述與現代醫學的觀念已經不一樣,但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分裂”,指的是大腦不同層面(維度)的功能分離。 現代醫學認為這是一種腦功能異常,遺傳、神經生化、神經解剖、圍產期損害、生活環境都是可能的病因。主要特征是幻覺、妄想、瓦解癥狀、緊張綜合征、陰性癥狀、認知障礙。對患者的社會功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并且隨著病程發展一部分人會逐漸出現衰退(生活懶散,社交回避,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最終除了食和睡什么都不會。長期藥物治療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 人格分裂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是一種人格障礙,“分裂”的是人格,表現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病因可能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有關。 但由于這是一類人格障礙,表現形式很隱蔽,發病率和求醫率都極低,所以我們知道的非常少,治療上主要靠心理治療,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之類的方法。 雖然現實中不多(問了不少同行都說未見過),我無法給出例子(網上有流傳一些案例),但由于這是一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漫畫、文學影視作品的好題材(3x3 eyes、飛輪少年、致命ID、fight club等等啦~),所以也就造成了經常有人問這個問題。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 屬于功能性精神病障礙 (Functional Psychosis,翻譯成“功能性”如果不準確的話還請見諒)。所謂的人格分裂,或是多重人格,醫學名稱(根據DSM-IV)為解離性同一性障礙或是解離性身份認同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 的一種,兩者其實有很大分別的。不過公眾經常將兩者混淆…… 但兩者都是疾病實體,在DSM-IV中是分別的診斷。我不同意“人格分裂是精神分裂等癥狀”的說法,因為雖然解離癥狀在精神病性障礙中也可能出現,同樣的,精神病性癥狀(尤其是短暫的幻覺)在DID中也可以作為不同人格的“對話”出現。 至于自知力,不幸的是精神分裂癥的患者一般在起病初期是很少自知的,認為幻覺和妄想都是真實的產物,也因此很少自己求醫。相反,DID的患者,至少主人格一般是有自知力的,也就是說意識到了其他人格的存在。在人格轉換的過程中一般會產生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而不記得其他人格所做的事情,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而主動求醫。 所以,兩者其實很不一樣……接受科普的話就請不要再將兩者混為一談了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