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學考研大綱解析報告
查看(1042) 回復(0) |
|
smallbs
|
發表于 2010-08-30 20:36
樓主
五.教育心理學
復習方法以及知識點解析: 教育內容包括五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學的概述;第二章是學習的概念和分類;第三章是各派的學習理論,主要是各種理論學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以及每一理論對教學的啟示和教育應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是學習動機和學習的遷移。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相對單一化,可以直接分為兩個大的部分:教育心理學概述和學習。但是第一部分不怎么重要,頂多考個選擇題。第二部分則圍繞學習論題展開,這部分第三章最重要,最有可能以綜述題目形式出現,并且考察的具體方式也比較多樣化,考點非常多,具體分為三種:理論應用型、理論比較型、理論與教育實際密切結合型。考生對此部分要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總之,教育部分,對含義、分類和作用等會以選擇題形式考察,達到再認理解水平;理論是重點,要達到分析和應用的水平。 考試大綱中《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分布及考點變動解析: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三)教育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1、教育心理學的起源2、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趨勢 二、學習與心理發展 (一)學習的含義與作用 1、 學習的含義 2、學習的作用 (二)學習的分類 1、學習的主體分類 2、加涅的學習水平分類 3、奧蘇伯爾的學習性質分類 4、學習結果分類 (三)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1、學習與個體心理發展 2、學習準備與發展性教育 (四)學習風格與教育 1、學習風格的含義及其特點 2、學習風格的差異與教育 三、學習的主要理論 (一)學習的聯結理論 1、經典性條件作用說 2、操作性條件作用說 3、觀察學習理論 (二)學習的認知理論 1、早期的認知學習理論 2、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3、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三)學習的建構理論 1、建構主義的思想淵源與理論取向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3、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應用 4、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應用 四、學習的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實質及其作用 1、學習動機的含義 2、學習動機的類型 3、學習動機的作用 (二)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 1、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 2、學習動機的人本理論 3、學習動機的社會認知理論 (三)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學習動機的培養 2、學習動機的激發 五、學習的遷移 (一)學習遷移的含義與作用 1、學習遷移的實質 2、學習遷移的類型 3、學習遷移的作用 (二)學習遷移的主要理論 1、學習遷移的經典理論 2、學習遷移的現代理論 (三)學習遷移的條件與促進 1、學習遷移的條件 2、學習遷移的促進 六.實驗心理學 [考查目標] 1、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與基本過程 2、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技術與方法 3、具備實驗設計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 復習方法以及知識點解析: 很多考生在看大綱的時候,往往忽視考查目標的內容,通常一掠而過,甚至不看,其實仔細閱讀考查目標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幫助你猜測考試可能的題型。 實驗心理學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很多的文科背景的學生來說,很是一塊心病,但對于理科的學生而言也沒那么輕松。這一部分可以說是出題綜合性最強的一部分。復習這本書的總原則是通讀全書至少3遍,保證對整本書的知識形成連貫的印象,然后買一些相關的習題集(盡管這樣的資料可能不多),要獨立做一些實驗設計,可能一開始會毫無頭緒,需要參考答案去理解,這都很正常,但是如果你即使看了答案,也不明白為啥這么設計,那說明你之前看書下的功夫不夠,返工!!實驗心理學就是要考出你的動手能力,所以習題一定要練,而且要反復練,從中領悟實驗設計的真諦。 實驗心理學的知識點分析 這一塊的內容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概述,包括第一和第二章;第二部分為經典實驗方法部分,包括第三和第四章;第三部分為實驗部分,即第五章。 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是概述和第二章的實驗變量和實驗設計,可以看作次重點,考察的話很可能以選擇題的形式。對于這部分需要考生在變量的理解上多多練習。給出實驗題目后,要會判斷實驗變量以及如何控制。對幾種實驗設計方法要能加以區別和應用,它雖然不會單獨考察,但是會融合在實驗設計部分,這是考生更好地掌握實驗設計的方法的基礎,基于這一點,考生也要好好地掌握。 第二部分是實驗部分的重中之重。反應時部分是考察的重點,首先,對反應時法的影響因素和三個經典的實驗必須非常熟悉的把握。尤其是幾個經典實驗最好能達到用自己的語言精確的復述的水平。因為后面章節的很多實驗都應用了反應時作為因變量,如記憶和注意部分的實驗多是以反應時為變量的。這是就要根據反應時的影響因素考慮如何對其他額外變量加以控制,從而保證實驗的信度和效度。同樣在考場上設計實驗時,首先也要思考自變量因變量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其實反應時還是比較好的因變量。當然前提時一定要適合你的實驗設計。同時,整個實驗的變量控制上也是圍繞影響反應時的因素展開。 心理物理學方法是實驗部分的精髓。這部分又分為傳統心理物理法和信號檢測論,兩個部分分別對應兩種心理測量概念:心理的間接測量和直接測量。可以說這一章中每個小節,甚至是每句話都是考點,考生必須細讀,精讀,深入理解其實驗內涵,以及這兩種實驗方法的由來、特點、及其辨別。下面我們再分別對其重點進行剖析: 心理物理法:這部分主要內容是講解費希納的三種經典的心理測量方法,考生對這三種實驗方法必須達到脫口而出的境界,同時要分析和歸類,不同的實驗方法適合哪種課題的研究,以及三種實驗設計方法的異同和優劣。 這部分還包括了心理量表的建立部分,這部分多以選擇形式考察,考生需要掌握不同量表的特點,以及不同量表都是以什么樣的實驗設計得出的,以及其原因是什么等問題。 信號檢測論部分是歷年來實驗部分的命題熱點。而且這部分內容難以理解,尤其是對于跨專業考生而言。考生對此不但要深入的理解,領悟其中的精髓,首先不理解其內涵就無法應對這部分的計算題,也就更不可能靈活應用。而應用恰恰是實驗部分考察的熱點和重點。所以考生無論如何都要搞定這部分,只要用心的話都可以的,而且一旦你領悟內涵以后,就會發現這個實驗方法非常實用,可以應用的許多領域,考生可以自己對此做個總結。 這部分主要是一些心理學實驗,其中感覺和知覺部分多可能以選擇形式考察,學習部分實驗如果考察的話會與發展和教育結合起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記憶和注意部分實驗。尤其是記憶實驗,其又分為感覺記憶、短視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角度的實驗。這部分既是重點也是熱點,同樣需要考生格外重視。對于注意部分我們強調的是啟動實驗部分。當然其他未提到的實驗也至少需要理解和記憶。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