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
    查看(1304) 回復(0)
    smallbs
    • 積分:157
    • 注冊于:2010-08-11
    發表于 2010-09-14 21:07
    樓主
    1 “積極心理學”簡介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
    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1]。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
    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這與傳統的心理學研究
    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學中,我們所熟悉的詞匯是病態、幻覺、焦慮、狂躁,以及對于死亡的恐懼
    等等,而很少關注健康、勇氣和愛。對于《心理學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電子版的搜索結果表明,
    自1887 年至2000 年,關于焦慮(anxiety)的文章有57 800 篇,關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 856 篇,而提
    及歡樂(joy)的僅有851 篇,關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 958 篇。搜索結果中關于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的文
    章比率數大約為14:1[2]。這個統計數據顯示,兩個世紀以來,似乎大多數心理學家的任務是理解和解釋人
    類的消極情緒和行為。而事實上,心理學似乎更有必要去關注人性中的積極面,致力于去幫助普通人生活
    得更健康、更美好,促進個人、團體和社會的繁榮,因為盡管人們的生存環境和內外在條件存在種種困難,
    但絕大多數人都能過一種相對滿意的、有尊嚴的生活,而正是這些普通人構成了社會的基礎。
    2 積極心理學的淵源與興起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淵源,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紀30 年代Terman 關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榮
    格的關于生活意義的研究 [3]。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使這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中斷了,戰爭及戰后心理學的
    主要任務變成了治愈戰爭創傷和治療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為紊亂的秘密,找到治療或緩解的方法,心
    理學對人的積極情緒的研究似乎被遺忘了。五六十年代,馬斯洛、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開始研究人
    性的積極一面,對現代心理學的理論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學家對于心理活動的積極一
    面的重視。但正如Seligman 所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被饑餓和戰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
    任務主要是抵御和治療創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于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為他們的主
    要使命”[4],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時代背景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努力沒有使主流的心理學研究主題發
    生根本的轉移。再加上他們主要依靠個人的觀察、體驗和傳記資料,缺乏必要的實驗手段及實證根據,這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
    在20 世紀末的10 年研究中,心理學家開始關注對于心理疾患的預防,例如預防就是1998 年舊金山美
    國心理學協會年會的主要議題。在對于預防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對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緩沖作用的是
    人類的力量:勇氣、樂觀、人際技能、信仰、希望、忠誠、堅忍等[5,6]。因此,研究人性的積極方面,研究
    人類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強年輕人人性中的力量和美德,幫助人們不斷地發展自己,這將是更有
    理論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事情。
    基于上述的理論背景,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美國前任心理學會主席Seligman(1998) 提出要研究積
    極的心理學,幫助人們過更快樂、更積極健康的生活。Seligman 自六七十年代起開始研究“習得性無助”,
    在動物實驗中,給狗重復施加無法躲避的電擊,則狗就會出現“習得性無助”行為,對于本可以避開的電
    擊也不再躲避。在人類中也會出現由于對于環境事件的“習得無助”而產生抑郁[7]。在其后的研究中,Seligman
    又發現,不僅無助是可以習得的,樂觀也是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學會維持樂觀的態度不僅有助于避免
    抑郁,而且實際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8]。在1998 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 指出
    心理學有3 個使命:(1)研究消極心理,治療精神疾患;(2)讓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有意義;(3)鑒別
    和培養天才[9]。由于心理學界過去過于重視對消極心理的研究,所以現在有必要提倡積極心理學,從而拓
    展心理學在后兩個方面的貢獻。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在美國心理學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1999 年,Templetion 基金會決定設立
    “Templetion 積極心理學獎”,獎金總額共計$200 000,第一名的獎金額達$100 000,以鼓勵那些“最聰明
    的年輕人”投入對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10]。2000 年1 月的《美國心理學家》雜志(American Psychologist)
    出了一期關于“積極心理學”的專刊;2001 年3 月的American Psychologist 又出了關于積極心理學的專欄。
    由此足見美國心理學界對積極心理學的重視與關注。
    3 研究領域
    目前關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個性特征、積極的心理過程
    對于生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培養天才等方向。
    3.1 積極的情緒和體驗
    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一個極其關注的中心之一。對于積極情緒,B.L. Fredrick (1998)提
    出了拓延-構建(broaden - and - build)理論[11],認為某些離散的積極情緒,包括高興、興趣、滿足、自豪
    和愛,都有拓延人們瞬間的知-行(thought - action)的能力,并能構建和增強人的個人資源,如增強人的
    體力、智力、社會協調性等。同時,其他實驗研究表明,積極情緒拓延了知-行的個人資源,而消極情緒則
    減少了這一資源,而且,積極情緒有助于消除消極情緒[8]。
    當前,關于積極情緒的研究很多,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快樂(happiness)、愛,等等,
    都成了心理學研究新的熱點。當然,積極情緒并不是完全分離的,眾多積極情緒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和
    一致性,例如Susan E. (2000)曾經對7 個被試的多種積極情緒進行了連續98 個晚上的持續追蹤,結果發現
    積極情緒間存在著一致的同步關系:體驗到任何一種積極情緒的同時也都體驗到其他的積極情緒[12]。但是,
    為了研究的方便和主題的明確,許多研究仍然針對不同的單個方面,而其中被研究最多的積極情緒是主觀
    幸福感和快樂。
    主觀幸福感是指個體自己對于本身的快樂和生活質量等“幸福感”指標的感覺。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
    究始于20 世紀60 年代,但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到1969 年時僅有20 多篇研究,但現在對于主
    觀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興趣,最近10 年間這方面的研究已有幾千篇,這些研究中有相
    當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對于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這一領域[13]。
    生活事件與主觀幸福感間關系的追蹤研究表明,只有3 個月內的生活事件會影響主觀幸福感[14]。對于
    生活事件男女兩性有相似的反應,但也存在著一些性別角色的效應:女性持續地體驗到瑣細的小事件對主
    觀幸福感的影響,而男性則更傾向于受近期的整體條件的影響[15]。關于人格因素對于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
    究發現,與主觀幸福感聯系最為緊密的人格特性為信任、情感穩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16]。跨文化研究
    表明,人格對于主觀幸福感的情緒成分的影響是泛文化的,而對于主觀幸福感的認知成分的影響則是受文
    化影響的[17]。
    同時,對于金錢觀念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發現。過去的研究者曾以為“看重錢”
    會降低主觀幸福感。但現在有研究指出,錢與主觀幸福感間負相關的關系并不是由于看重錢本身所引起的,
    而是由于社會比較、尋求力量、炫耀以及克服自我懷疑等等的動機而導致的[18]。
    快樂這種積極情緒也是積極心理學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研究。
    Lyubomirsky 比較了那些快樂的和不快樂的人,發現他們在認知、判斷、動機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這
    種不同經常是自動化的,并未被意識到。快樂的人對社會性比較信息較那些不快樂的人不敏感[19]。跨文化
    的研究表明,在較為貧窮的國家,人們的快樂程度與收入水平有較大的相關;而在富裕的發達國家,個人
    的快樂程度與收入水平相關甚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親密的人際關系,包括友誼和婚姻,對于快樂有
    較大的影響。具有親密朋友的人更快樂一些;而已婚、未婚和離婚者的快樂程度則依次遞減。同時,越有
    虔誠的宗教信仰的人越容易快樂[20]。也有研究者 [21]從時代變遷(進化)的角度對快樂進行了研究,認為現
    代社會中人際關系比前代淡漠,競爭加劇,而且,大眾傳媒的發展促使人們與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相比較,
    而這種比較會降低人的自我評價,從而產生抑郁和不快。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D. M. Buss(2000) 提出
    了提高人的快樂程度的建議: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并發展親密友誼;選擇一個與自己在價值觀、興趣、人
    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適當設立一些期望值,它們的實現會給人帶來很大的滿足和快樂 [20]。
    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4 位獲John Templeton 積極心理學獎的心理學家中的前3 位(Jonathan Haidt;
    Laura A King;McCullough)都是因他們關于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的研究而獲獎(另外一項是關于青少年道德
    和親社會行為的研究)[22]。Jonathan Haidt 研究了人們在做具有道德美的行為“提升(elevation)”時所體驗
    到的情緒,這種情緒會使人希望去幫助別人,為此他獲得了金額為$100 000 的獎金;Laura A. King 則研究
    了生活目標與快樂(happiness)和幸福(well-being)間的關系,她的研究表明朝自己的個人目標努力的人
    比那些沒有這么做的人更加快樂和健康;在關于生活目標和幸福感的關系研究中,King 要求人們設想他們
    達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并寫下這些目標是什么,而讓另一些人寫下一件創傷事件或者一個中性的主題,結
    果她發現,隨著時間的變化前者比后者變得對他們的生活更為滿意,也更加樂觀。另一位獲獎者McCullough
    的研究則關注于感激和寬恕,他的研究表明,那些經常體驗到感激的人們更加快樂、富有同情心、注重精
    神,也更少抑郁和焦慮。
    3.2 積極的人格特征
    在積極心理學中,積極的人格特性(positive 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興趣。Hillson
    和Marie (1999 )[23]在問卷研究的基礎上將積極的人格特征與消極的人格特征進行了區分,認為積極的人格
    特征中存在兩個獨立的維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 individualism);(2)與他人的積極關系(PR: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個人生活目標或能感覺到生活的意義、感覺獨立、
    感覺到成功或者是能夠把握環境和環境的挑戰;后者則指的是當自己需要的時候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在別
    人需要的時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幫助,看重與他人的關系并對于已達到的與他人的關系表示滿意。
    積極的人格有助于個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coping)策略,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情景[24]。
    對壓力的應對策略可簡單劃分為趨近策略(例如解決問題或者尋求社會支持)和回避策略(例如逃避或者
    否認)兩類,趨近策略比回避策略在應對壓力中更為有效。有研究者利用“大五”人格來研究人格因素與
    應對策略的關系,結果表明盡責性、宜人性和開放性維度與趨近應對策略之間有顯著的關系,而神經質的
    維度與回避策略相聯系,而神經質的反面,情緒的穩定性,則與趨近的應對策略有關[25]。
    在積極的個性特征中,引起較多關注的是樂觀(optimistic),因為樂觀讓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時
    會產生“樂觀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斷自己的風險要比判斷他人的風險要小[26],盲目樂觀而不夠現
    實。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現實主義會提高成功適應環境的可能性,而樂觀則會使我們有比較好的主觀感
    受。如何在現實與樂觀之間達到某種平衡?Sandra L. Schneider ( 2001 ) 討論了一種“現實的樂觀”,認為“現
    實的樂觀”與現實并不相互抵觸,因此原則上不會產生不現實的對于環境或事件的評價,能夠作到樂觀而
    又不自欺[27]。這種對于“現實的樂觀”的研究是積極心理學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
    3.3 積極情緒與健康
    積極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義。積極的情緒狀態(如樂觀)可以增加人的
    心理資源,使人相信結果會更好。在面對壓力事件時,自我報告通常處于積極情緒狀態的人更不易生病;
    而對于病人,那些處于積極情緒的人更愿意接受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并進行鍛煉[28]。
    研究發現,積極的情緒狀態對于患病者的心身狀況改善有積極的影響,并且,良好的情緒狀態容易導
    致積極的康復活動[26],Taylor 等人(1992)發現,對于感染AIDS 的人,那些對于自身的康復能力抱有不
    切實際的樂觀的人,在康復鍛煉中表現更好。對AIDS 感染者的問卷調查和其后他們的病情發展情況表明,
    那些接受死亡的現實的感染者(現實接受問卷得分高)要比得分低者早去世9 個月。消極的預期會使AIDS
    癥狀更早出現[29]。
    積極的情緒為什么會有助于預防疾病和患病者的康復呢?研究發現,積極和消極的情緒都與一種免疫
    抗體分泌S-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的水平變化有關,積極的情緒狀態可以相應地提高免疫系統
    的活動,而消極情緒則相反[30]。實驗研究證實了實驗操縱的情緒狀態對于免疫系統調節功能的影響[31]。
    Labott 和她的同事讓健康的女大學生被試分別觀看滑稽和悲傷的錄象片,觀看滑稽片的S-IgA 水平升高,
    表明免疫系統活動的增強;而觀看悲傷影片的被試S-IgA 水平下降,表明免疫系統的活動受到了抑制。其
    他研究者對于男性被試的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32]。除了這種實驗產生的即時情緒狀態,研究者也考察了持
    續的心境狀態對于免疫系統的影響,并得到了相似的結論[33]。
    3.4 關于創造力與培養天才
    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中,有許多涉及創造力與天才的培養問題。
    創造力研究的興起可追溯到1950 年Guilford [34]的研究,Guilford 認為,發散思維和變換能力是創造性
    思維的核心[35],這至今仍是許多創造力研究和測量的重要理論基礎。
    在Guiford 之后,由于創造力的定義和研究的復雜性,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不大。從20 世紀90 年代開
    始,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關于創造力和天才培養的研究蓬勃發展起來。例如,Sternberg 和Lubert [36]
    提出的創造力投資理論,認為創造力是一種多維結構,由6 種資源構成:智力過程、知識、智力風格、人
    格、動機和環境線索,創造性是這6 種因素以各種方式聚合的結果。另外,對于創造力是先天形成的還是
    后天培養的,這一實踐性很強而且一直有爭議的話題,Ericsson(1996)通過自己的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觀
    點,認為創造力是源于普通認知過程的一種腦力活動[37],更多地是培養出的而非生來的才能。關于天才的
    研究則表明[38],天才兒童在自己具有天賦的領域有很強的成就動機和堅持性,而天才的產生與父母和家庭
    環境很有關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環境、并有豐富的智力或藝術刺激的家庭中產生。
    如果創造力和天才是后天培養的,那么又該如何培養創造力和天才呢?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培
    養方案[39,40],比如sternberg 等人依據創造力投資理論提出了發展創造性潛能的12 種策略,包括:鼓勵假設
    性的質問、允許含糊和不明確、容許犯錯、鼓勵他人對問題進行定義或重定義、對創造性的想法和產品進
    行獎勵等等[40]。
    關于創造性的生理激活,前人曾做過創造性個體皮膚電、心率、EEG 波等方面的研究[41]。最近有人[42]
    從腦機制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首次發現在完成發散思維任務時,高創造性被試(創造性測驗得分高者)
    兩側額葉都被激活,而低創造性被試則只有單側激活。由此看來,創造性是確有其特定的生理激活特點的。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50加上30等于多少?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性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