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北師大心理學院的漫漫長路
查看(1568) 回復(1) |
|
|
發表于 2010-11-29 23:43
樓主
之前的四年
起初想要報考北師大心理學院,僅僅緣于很單純的理由——不用考數學嘛,而且聽上去好象挺有意思。跨校跨專業。那時候也沒想到一考就是五次。前三次連書都沒看完一遍就去參加考試了。第四年才算看完了一遍,個別的科目看了兩三遍。結果有一門專業課離復試線差了兩分,別的都上線了。這里只講講第五次。我是邊上班邊準備的。 8月之前 這段時間并沒有很大強度的學習,每天也就一兩個小時,主要就是看看英語。英語是適合分散學習的一科,不大可能在極短的時間里提高太多。我是不大喜歡做題的,只喜歡讀好文章。多讀多背是學英語的金牌規律,所以準備周期最好長一點。到了下半年,每天做一兩篇閱讀理解,保持狀態就行了。可以省出更多的時間學別的科目。我覺得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開始就學得很辛苦,最后該使勁的時候反而使不上了。在看學校指定的參考書之前,可以看幾本別的相關書籍,推薦《實驗心理學——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和《實驗心理學》(北大版),有些基本原理解釋得很清楚,比如前者的相關和后者的信號檢測論,尤其對于跨專業的學生幫助應該很大。 暑假:參加專業課輔導班 我最擔心的還是專業課,公共課每次不用專門準備也能過線的。北師大心理學院判卷子的嚴格程度是非常有名的。一直覺得看專業課不得法,知識點太多太碎,合上書就沒有脈絡,整理不清。同學告訴我在網上看到輔導班招生,我想不妨一試。事實證明這一投入是很值得的。輔導班一上來就幫我解決了最頭疼的實驗設計問題,然后點了每門課程需要仔細看的重點部分,并提供了答題思路。一下子覺得找到鑰匙了。另外一個意外的收獲是,結交了幾個研友,可以交流信息并互相鼓勵。 9--10月 開始按部就班的正式復習。學習的環境也很重要,圖書館就很好。我總是傾向于制定很多不可能完成的計劃,后來干脆不定太細致的進度了,訂計劃的時間不如用來多看幾頁書。每天看1小時政治,1小時英語,2-4小時專業課。專業課邊看邊做提綱式的筆記,一來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二來筆記簡明扼要,方便快速瀏覽。第一遍看書一定要仔細,尤其是普心,連小字體的視窗也不可放過,可能會考概念,比如考過感覺剝奪。我個人認為,理論部分的概念是很有難度的,總是會出其不意,而且要寫得很詳細,這一點也多虧的老師提供范本。不過概念很少會重復考。這兩個月是我效率最高,沖勁最足的階段。 11-12月 這時候覺得專業課時間太緊,幾乎放棄了英語政治,把時間全花在了那八本書上面。細小概念不去具體背了(但考試時候“學習”這個概念我沒答好),從大處著手,建立整體感,能從頭到尾梳理出大概內容。普心看得最細,每一章從頭到尾幾乎可以逐段文字復述主要內容。發、教心主要梳理幾大流派并作比較,實心統計測量重點看原理,北師題目的好處是不考計算。買了幾張一開的白紙,把要點抄在上邊,連刷牙的時候也可以看。快速的過幾輪書。 真題的參考價值很大,你會從中發現重點的章節。但不要有僥幸心理,不要輕易漏掉哪一塊。非重點不是不用看,是不用背。但萬一考出來,多少也得擦著邊寫出些相關的東西來。 這段時間效率總是不太高,很容易失去信心,覺得考上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似乎什么都不會,看了就忘,動輒就悲觀緊張。調整心態是很重要的,不必想得太遠,只想我今天又看了一點,就是又進步了一點,離目標又近了一點。 1月 備戰。千萬不能太疲勞,以免影響發揮。兩天四場十二小時的考試實在是一場惡戰,需要體力的支持腦力才能更好的發揮。考試的兩天我竟然失眠了。 補充 1.考研不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要么好好準備,要么干脆不考。 2.考研是拼毅力拼恒心的過程,找個研伴一起學習更有利于監督自己。 3.心態很重要,關于結果會怎樣,不用過多考慮。要一心一意。 4.我一直沒有聯系到導師,還是被錄取了,這里是很公平的。 5. 建議買最新版的參考書。 6.專業書的順序:普心,發心,教心,統計,測量,實驗。這幾門課是互相補充的。多看幾遍就明白了。 7.很多人談到考研學習時間,都說最后兩月每天會學12小時。我是從沒達到過的,效率也很重要。 |
|
發表于 2014-06-08 11:31
沙發
你考的是專碩還是學碩?你知道北師大的學碩是不是統考呢? |
|
發表于 2014-06-08 11:31
3樓
你考的是專碩還是學碩?你知道北師大的學碩是不是統考呢? |
|
發表于 2014-06-08 11:31
4樓
你考的是專碩還是學碩?你知道北師大的學碩是不是統考呢?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