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考試題型答題技巧
查看(1159)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1-01 22:12
樓主
1、填空題
填空題是一種客觀性試題,有標準答案,是非分明,不容考生自由發揮。它所考查的主要是法學常識和法律條文,其內容是極為重要的、要求考生必須記憶的知識點。做填空題的技巧應該說只有一個:記憶,準確的記憶。它要法語考生準確記憶法學常識和法律條文,而不能模糊不清,模棱兩可。填空題所考查的常常就是容易混淆的內容,如對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行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_ ________。民事訴訟時效期間有1年、2年、4年、20年等幾種,這一試題要求考生準確記憶《民法通則》第136條的內容,即訴訟時效期間為1 年。 填空題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準確,因此,考生在復習教材、記憶法規時一定要仔細,確保準確無誤,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填空題,并且對做所有的題目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要學好法學,準確記憶是一切基礎的基礎。 2、選擇題 選擇題也是一種客觀性試題,具有標準答案。選擇題可分為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多項選擇三種。單項選擇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不定項選擇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即一個或多個正確答案,多項選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考生在做選擇題時要特別注意看清題意和要求,弄清究竟屬于哪種情況,千萬不要尚未理解題意便匆匆做題,造成不應有的失分。做選擇題最重要的方法是順推法,即根據你的記憶從備選答案挑出正確答案;如果你記憶不夠準確,可以采用排除法,即排除不正確的備選答案,然后所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了。排除法最好與順推法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佳。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選出答案,可以采用對比法,即將本題目與相關的內容(相反或相近的內容)進行對比,從而確定正確答案。所有的方法都難以確定答案時,最后的一招就是根據感覺挑選答案,而不要留下空白,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 再次提請考生注意,做選擇題時一定要看清題意、要求和備選項,確定是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還是多項選擇。 3、判斷題 判斷題是一種客觀性試題,相對而言較簡單,非對即錯,二者必居其一。判斷題所考查的那些容易混淆、稍不留意就會出錯的內容。做判斷題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認真讀題,仔細分析題意,反復推敲,確保要求明確(是填“對”或“錯”,還是畫“√”或“×”,還是其他方法),題意明晰。做判斷題最常見的失誤是讀題不認真,未全面、準確理解題意,考慮問題過于簡單和片面。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因為政治原因要求避難的外國人,應當給予受庇護的權利。這個題乍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 2條第2款的內容,如果認真讀題就會發現其實不然,這一題與憲法條文的差別只有兩個字“應當”與“可以”,因此這個題目是錯誤的。考生若不留意、不認真進行分析,很容易出現失誤。 判斷題中還有一種題型是判斷改錯題,要求考生判斷正誤,然后改正題中的錯誤,如上例中首先判斷該題是錯誤的,然后將“應當”改為“可以”即可。總的說來,判斷題是錯的多,對的少,這也是考生應該注意的。 4、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是一種主觀性試題,考生有一定自由發揮的余地。名詞解釋的分值少的則為1分,多的則達6分,不過大多為2分至5分。名詞解釋的答題因分值不同而有別,如分值2 分至3分,一般主要簡明作以解釋即可,無需多加說明,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指全部資本分成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如果分值為4 分至6分,就可以適當展開一點,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指全部資本分成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與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組織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資本股份性、組織資金性、股東責任有限性、股東人數無限性、集資募股開放性。 總之,名詞解釋總的要求是準確、簡明、精練,切忌當做簡答題來做,點到為止,不要展開。 5、辨析題 辨析題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這種題目要求考生首先確定題目是正確還是錯誤,然后再簡要說明理由即可,點到為止,無需深究。其二,比較兩個概念。這種題目要求首先簡要解釋兩個概念的定義,然后簡要說明這兩個概念的關系,包括聯系和區別,即相同點與不同點,也是點到即可,無需詳談。總之,辨析既要辨認、辨別,又要分析,并且以分析為主。辨析題應做到準確、簡練、清晰。 6、簡答題 簡答題是一種常見的主觀性試題,題目可大可小,內容可深可淺,伸縮性較大。其分值從2分、3分至10分以上不等,考生應根據分值具體確定答題的字數、廣度和深度。簡答題大多數是法律條文有明確規定,或教材上有相關內容,只需考生進行簡單的總結、歸納即可。簡答題相對于論述題而言,關鍵在于一個“簡”字,答題應做到全面、準確、簡練。分值低于8 分的,只需列出要點即可,無需展開;分值高于8分的,除列出要點外,還應適當展開,作簡要的解釋。詳細內容參見第二編“解題技巧”的有關講解。 7、論述題 論述題是最典型的主觀性試題,它除了可考查考生的專業知識外,還可考查考生的應變能力、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論述題一般涉及面廣、有相當深度,給考生留下了廣闊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是檢查考生綜合能力的最理想的題型。論述題一般分值較高,對考生的成績有直接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答論述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觀點鮮明。答論述題不能一味羅列別人的觀點,而應當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圍繞觀點展開論述。 (2)論據充足。在論述觀點時應當言之有理,論之有據,不能反復重復觀點,而應當用充分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3)論證充分。有了觀點和論據,還要將二者妥善組織起來,進行充分的論證,做到言之有理、論之有據、有力,要講究基本的論證技巧,適當展開,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論證時應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4)適當展開。對于論述題要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著手,適當展開,顯示你扎實的法學功底、廣闊的知識面、靈活的應用能力和良好的理論素養,字數一般應把握在1 000字左右,不能過少也不宜過多。 (5)結構嚴謹。一道論述題應當答成一篇小論文形式,結構嚴謹、前后呼應,一般采取開頭概括說明,中間展開論述,結尾予以歸納。 (6)充分發揮。答論述題時考生應在基本原理基礎上適當發揮,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如果你對題目較陌生,應答出與題目有關的、你所了解的所有內容。 答論述題的具體范例參見第二編“解題技巧”的相關內容。 8、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應用法學中常見的一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運用法律規范的能力,它不僅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有關法律規范,還要求考生運用法律規范解決具體法律問題。做案例分析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閱讀案例。在做題前應當認真閱讀案例,特別應注意有關細節,這些細節將對分析案例有直接關系,還要弄清題目的要求和問題。 (2)認真分析案例。針對題目的要求和問題,根據有關法律對案例進行認真分析,仔細推敲,然后解答有關問題。 (3)弄清案例事實和法律規定。進行案例分析的依據有兩個:案例事實和法律規定。在弄清案例事實的基礎上,找出相應的法律規定,解釋有關的法律規定。進行案例分析時一定要將案例事實和法律規定結合起來,二者缺一不可。 (4)答題方法適當。答題時一般應首先表明觀點,解答有關問題,然后擺出理由,理由包括案例事實和法律規定兩個方面,將二者結合起來。論證應適當展開,但不宜過深。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