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法律碩士備考三大技巧
查看(1001) 回復(0) |
|
maxmin
|
發表于 2010-11-22 22:02
樓主
第一,學習法理學應重在理解,切忌死記硬背。
要真正把握法理學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必須首先深刻理解其含義,在此基礎上適當記憶,也只有把理論問題理解清楚了,才能夠記得住,記得牢,才能運用這些基本理論,聯系實際,才能認識以及解決當前法治建設中提出的各種現實問題。例如對于法治內涵的理解問題,法治內涵問題也是法理學應試當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如果僅從字面上死記硬背,并不能把握住它的真諦。如果我們把這個內涵從理論的角度理解了,你才能夠把握住法治的真正含義。 “法治”告訴我們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從形式上看,是指與人治相對立的治國方法。法治從形式上看僅僅是一種治國方法。二是從實質上看,法治要求國家機關必須依法辦事,受法律約束,“治權”是法治的重點,這就是一個實質性的法治。三是從社會效果看,法治必須有良好的社會秩序,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必然結果。四是從法治的內在價值目標來看,法治追求的價值目標就是自由平等、民主、人權,以人為本,尊重人權,保障人權是法治的核心。如果這樣理解了,法治的真諦就把握了,運用也就自如了。 第二,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法理學同民法、刑法、憲法等部門法結合起來,因為很多基本理論,特別是立法和法律實施中的基本理論都是從這些部門法中總結出來的,無論是名詞概念,專業用語都是一致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法理學中基本理論的理解,增強我們綜合運用法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在學習中要注意法理學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前后的聯系,很多理論問題在不同的章節中都會出現,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從不同的角度深入闡述同樣的基本理論問題。如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唯物史觀,法與經濟的關系問題,在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特征中,在第二章法的本質中,在第三章法的起源和演變中,在第五章法律的制定中,在第十四章,法與社會關系等章節中都有論述。在法理學當中,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不少,希望同學們在復習當中一定要注意前后理論的聯系,這樣才能夠達到復習中深入理解理論的基本問題。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