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專業優劣 結合自身做好考研選擇
查看(1237)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8-25 14:48
樓主
通常我們說,一旦決定考研,首要的問題就是報考志愿,理性而科學地選擇學校和專業是考研最終成功的保障。在選擇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時,考生應該結合自身的興趣、優勢以及將來自己的發展方向來考慮,畢竟專業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我們未來的職業和前途。
目前,普遍將專業分為熱門專業,傳統專業,特殊專業,新興專業四個類型。 熱門專業 概念:主要指那些切合時代熱點,社會需求量大,未來就業前景看好的專業。 優勢:社會需求量很大、求職機會多、未來的發展也比較光明,為大多數考生所看好。 劣勢:報考人數爆滿、競爭激烈、錄取比例較低。 專業: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計算機、金融經濟類學科、法學學科、新聞類學科等等。 指導:報考此類專業的學生最好評估一下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廣泛聽取意見,量力而行。 傳統專業 概念:主要是指那些社會總體需求量有限的基礎學科類專業。 優勢:由于其多年積累的嚴謹的治學體系,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其他專業無法替代的。 劣勢:與熱門專業相比,這類專業就顯得比較冷落。 專業:這類專業常見的有文史類、哲學類、冶金類、地質類、數理化基礎學科等等。 指導:這類專業在研究生招生培養名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競爭也不太激烈。 特殊專業 概念:主要指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和軟件工程碩士以及公共管理碩士等等。 優勢:特殊專業碩士的專業課水平要求較淺,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課程的基礎知識。 專業:在培養方面更注重的是實踐與應用,培養的時間也較短(一般為2年)。 指導:雖然特殊專業碩士招生學校數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較大,對于一些跨專業考試的考生來說,似乎報考特殊專業碩士更合適一些——至少可以在專業課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遠。 新興專業 概念:指那些過去默默無聞或沒設立,現在由于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而迅速“竄紅”的專業。 專業:例如保險精算、行政管理、社會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等等。 指導:這些專業就業前景比較廣闊,同時興起不久,報考人數一般也還不太多,從而競爭程度要小一些。 當然,所謂的冷門熱門,新興傳統,都是相對而言的,具有一定的時間效應,要依據特定時間內社會需求和學校人才供給之間的對比關系,因此往往處于快速的變動之中。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進行正確的專業判斷,不可只看眼前。如何相對正確的選擇專業?除了基本的對行業情況的了解,對總體需求量的分析,同時參照國內外以及專業辦學等這些外部情況之外,充分的結合自身發展才是硬道理。 充分考慮興趣因素,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合適專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堅持考研復習、并保證較高效率,在興趣的引導下更容易成功。相反,如果一個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專業打交道的話,日子會過得很難受。在確定了興趣之后,自身實力及優勢也是必須要參考的因素,大到人生能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順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揚長避短。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