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管理學真題
查看(1567) 回復(0) |
|
小白楊
|
發表于 2010-12-01 00:41
樓主
一、概念解釋(4分*5=20)
1、 任務管理制 2、 韋伯理性 3、 計劃職能 4、 知識管理 5、 公司文化 二、簡答題(6分*5=30) 1、 請簡述梅奧關于“社會人”的基本觀點并舉例說明之。 2、 簡述西蒙對決策過程與決策準則的解釋。 3、 德魯克所認為管理三項基本職能是什么?請解釋他們的含義。 4、 請簡要分析“流程再造”的涵義及其基本動因是什么? 5、 請解釋儒家治國模式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 “對人的管理”之涵義,就是管理主體對社會系統是施加有科學根據的影響,或者說是管理主體對人們的集體施加有目的、有意思的影響,以組織協調人們的活動。什么是“有科學根據的影響呢”?社會管理理論認為,就是社會管理主體對社會系統所施加的影響必須符合以下三點要求:第一,與反映社會進步的規律相符。第二,影響必須建立在特殊的規律之上,這些規律就是人們所說的管理原則、原理,他們經常為各自的法規、制度。第三、由于客觀規律與規律過于抽象,但憑這種抽象的東西還不能保障對社會系統施加有科學依據的影響,所以管理過程中還需要選擇適宜的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由此所謂“有科學根據的影響”,或者說“社會管理的科學化”,在前蘇聯、東歐學者那里已經變成如下的“三步演變”:符合社會進步的規律——符合管理的規律性(管理原則、原理)——選擇事實影響的適宜的方法、技術和手段。 閱讀上文并回答問題: 以一個企業為例,說明該企業的管理中使用著“有科學根據的影響”之手段。其中特別要求說明這種影響所反映的社會進步規律,所遵循的管理原則、原理,所使用的管理方法和技術。 四、案例分析(30分) 一位分公司的經理最近聽了一個目標管理的講座,他的熱情當場就被激發出來,講座加深了她對目標管理的認識。最近他決定,在下一次員工會議上介紹這個概念并觀察有什么進展。 他敘述了這種方法的理論發展情況,列舉了在公司使用它的好處,并要求他的下屬考慮采納引入它的建議。 事實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在員工會議上,與會者提出了很多問題。財務主管問道:“你是否有總裁分派給你的明年分公司的目標?” “不,我沒有,”分公司經理答道:“但我一直在等待總裁辦公室告訴我他們期望我們做什么。不過他們顯然若無其事。“ “那分公司要做什么呢?”生產主任問道,他不希望限制下屬的活動。 “我打算列出我對分公司的期望,”這位分公司的經理說,“這有什么可保密的,我希望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稅前利潤率達到15%,那個正在進行的項目在6月30號之前投產。我以后還會列出一些明確的指標來選拔我們未來的管理人員:我們要在今年完成xz型的開發,會員的流動率要保持在5%”。 與會人員面對他們上級考慮之后提出的這些可考核的目標,對他如此明確和自信的陳述有點目瞪口呆。他們對他要求實現這些目標的開誠布公感到驚訝。 “下個月,我要求你們每個人吧這些目標轉換成各自的考核目標。顯然,這些目標對財務,銷售,生產,工程和行政工作來說是不同的。不管你們如何表述 這些目標,我希望它們合在一起就能實現分公司的目標。 請分析案例并回答: 1. 當公司總裁沒有指派目標時,分公司經理還能夠制定可考核的目的或目標嗎?怎樣制定?你認為對分公司經理來說,總公司可以給予的重要信息或幫助是什么? 2. 由這位分公司經理制定目標是否是最佳的方式?換了你,你會怎樣做? 五、綜述題(20分*2=40) 1、 對于在中國經營的企業來說,為什么說“西方現代管理理論”與“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對指導管理必不可少?請列出借助這兩種管理知識進行綜合創新的實際例子。 2、 討論中國古代法家主張的“以法而治”與當今政府“依法而治”的主要差異。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果吧“法”理解成一種強制性的規范,那么“依法而治”與“以法而治”又有著主要的含義和怎樣的應用?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