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名詞解釋(十)
查看(696) 回復(0) |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4-09-08 09:34
樓主
391、Expenditure multiplier 支出乘數參見乘數(multiplier)。 392、Exports 出口在本國生產而賣給別國的商品或服務。包括商品(如汽車)、服務(如運輸)和貸款及投資的利息。進口正好是一種反方向的流動——商品和服務從別國流入本國。 393、External diseconomies 外部不經濟 指生產或消費給其他人造成損失而其他人卻不能得到補償的情況。例如,鋼鐵廠排放的煙霧及含硫氣體損害當地人的財產和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補償。污染是一種外部不經濟。 394、External economies 外部經濟指生產和消費能給其他人帶來收益而其他人卻不必進行支付的情況。一個企業雇用了安全保衛,使得小偷不敢在附近社區活動,這就為居民提供了外部的安全服務。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通常被統稱為“外部性”(externalities)。 395、External variables 外部變量同外生變量(exogenous variables)。 396、Externalities 外部性 對他人產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響,但不需要他人對此支付報酬或進行補償的活動。當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會成本或收益時,就會產生外部性。外部性的兩種主要的類型是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397、Factors of production 生產要素 生產性投入,如勞動、土地和資本。生產商品和服務所需的資源,也稱“投入”(inputs)。 398、Fallacy of composition 合成謬誤 一種認識錯誤,認為對個體成立的情形,對于群組或整個系統也同樣成立。 399、Federal Reserve System 聯邦儲備系統 美國的中央銀行(centra bank)。 400、Fiat money 法定貨幣 沒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但被政府法定為有效的貨幣,如當今的紙幣。只有在公眾相信它會被接受時,法定貨幣才會生 401、Final goods 最終產品 旨在最終使用而非轉賣或進一步加工的商品。(參見“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 402、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經濟學 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分析理性投資者如何通過最有效的方式使用資金和進行投資以期達到目標。 403、Financial intermediary 金融中介 接受儲蓄存款并將其出借給借款者的機構。包括存款機構(如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和非存款機構(如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經紀人商行、保險公司或養老基金)。 404、Firm(business firm) 廠商 濟體系中基本的私人生產單位。它雇用勞動,購買其他投入品,以制造和銷售商品。 405、Fiscal-monetary mix 財政—貨幣政策組合 用以干預宏觀經濟活動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組合。緊縮的貨幣政策和寬松的財政政策,傾向于鼓勵消費和抑制投資。而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緊縮的財政政策,則具有相反的功效。 406、Fiscal policy 財政政策 一種政府計劃。內容包括1)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及轉移支付等支出;(2)稅收的數量和種類。 407、Fiscal cost 固定成本 見固定成本(cost,fixed)。 408、Fixed exchange rate 固定匯率 見外匯匯率(foreign exchangs rate)。 409、Flexible exchange rates 彈性匯率制 一種國際匯率制度。在該制度條件下,匯率主要由市場力量(即供給和需求)決定,政府不設定及維持某種特定的匯率。有時也稱作“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當政府對外匯市場不加干預時,該制度稱為純粹的浮動匯率制。 410、Floating exchange rates 浮動匯率制 見彈性匯率制(flexible exchange rates)。 411、Flow vs. stock 流量與存量 流量是指,帶有時間跨度或曰在一個時段上所累積變動的量(好比通過一個河段的水流)。存量則指,在某一個時點上某一變量的量值(如同湖中所盛的水)。收人代表每一年的美元流入數,因此是一個流量。而到1998年12月為止某人的財富則是一個存量。 412、Foreign exchange 外匯 各國用以償付對他國所欠債務的通貨(或其他金融票據)。 413、Foreign exchange market 外匯市場 不同國家的通貨進行交易的市場。 414、Foreign exchange rate 外匯匯率 一國通貨與他國通貨的交換比率或曰價格。例如,如果你可以用1美元購買19德國馬克,那么馬克的匯率就是19。如果一國通貨釘住某一匯率水平,并準備隨時捍衛這一匯率,則稱該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而由市場供求力量來決定的匯率稱為彈性匯率制(flexible exchange rates)o 415、Fourfirm concentration rate 四企業集中度 見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 416、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部分準備金 銀行制度 現代銀行體系的一種管制形式。依法要求有關金融機構將其所吸收的存款的一定比例,以中央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的形式留作準備金。 417、Free goods 免費品 不屬于經濟品 (economic goods)的物品。如空氣或海水,它們大量存在于全世界,無需在需求者中間進行配給。因此,這些物品的市場價格為零。 418、Free trade 自由貿易 政府不采用關稅、配額或其他形式來干預國際貿易的政策。 419、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磨擦性失業 由個別市場變化所引起的暫時性失業。例如,無經驗的工人需要花費時間比較和選擇不同的工作機會;甚至有經驗的工人往往也需花費少量時間進行工作轉換。磨擦性失業有別于周期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后者是在工資和價格呈粘性的條件下,由于總需求水平的低下而造成的。 420、Full employment 充分就業 一個有多重含義的術語。歷史上曾被用于描述不存在(或僅存在最少量)非自愿失業情況下的就業水平。今天,經濟學家用最低可持續失業率[lowest sustainable rate of unemployment( LSUR)]概念來描述可以長期持續的最高的就業水平。 421、Gains from trade 貿易利得 自愿貿易所增加的福利總額。等于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之和。 422、Galloping inflation 急劇的通貨膨脹 見通貨膨脹(inflation)。 423、Game theory 博弈論 關于至少存在部分利益沖突的兩個或多個決策者所處情況的分析。除用于罷工等討價還價的情況,以及比賽和戰爭等沖突的情況之外,還可以用于寡頭壟斷市場互動的分析。 424、General-equilibrium analysis 一般均衡分析 經濟整體均衡狀態的分析,此時所有的商品和服務市場都同時處于均衡。相應的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equilibrium analysis),僅研究單個市場的均衡。 425、GDP deflator GDP緊縮指數 GDP的“價格”。該價格指數用于衡量GDP各組成部分相對于基年的平均價格。 426、GDP gap GDP缺口 潛在GDP與實際GDP的差額或缺口。 427、GNP 國民生產總值 見國民生產總值(gloss national product) 428、Gold standard 全本位制 指這樣一種制度:一國(1)宣布其貨幣單位與一定重量的黃金等價;(2)持有黃金儲備,并根據所宣布的價格自由買賣黃金;(3)對黃金的進出口不加任何限制。 429、Government debt 政府債務 以債券和短期借款形式存在的政府債務總額。除由準政府機構(如中央銀行)持有的債券以外,政府債務一般由公眾持有。 430、Gover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 政府支出乘數 政府采購等支出每增加一美元所引起的GDP的增量。 431、Graduated income tax 累進所得稅 見個人所得稅(income tax, personal)。 432、Gresham`s Law 格雷欣法則 由托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顧問)首次提出,他在1558年發表的“劣幣驅逐良幣”這一見解認為:當公眾對貨幣供給的某一部分懷有疑慮時,他們會將“良幣”(good money)窖藏起來,并試圖將“劣幣”(bad money)轉讓給他人。 433、Gross domestic product, nominal(or nominal GDP)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或名義GDP) 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出的價值。 434、Gross domestic product,real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實際GDP) 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并加以扣除的GDP,也即,實際GDP一名義GDP除以GDP緊縮指數。 435、Gross national product, nominal 名義國民生產總值(或名義GNP) 場價格計算的一國利用其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 436、Gross national product, real 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實際GNP) 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并加以扣除的GNP,也即,實際GNP一名義GNP除以GNP緊縮指數。 437、Growth accounting 增長核算 估計不同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的分析技術。借助邊際生產率理論,增長核算將產出增長的源泉分解為勞動、土地、資本、教育、技術知識和其他多種因素。 438、Hedging 套期保值 借助對沖交易回避風險的投資技術。例如,若某農場所種的小麥在秋季收獲,則農場主可以在春季或夏季先行出售與產出等量的小麥,從而抵消價格波動的風險。或曰,實現套期保值。 439、High-powered money 高能貨幣 見基礎貨幣(monetary base)。 440、Horizontal equity vs.vertical equity 橫向平等與縱向平等 橫向平等指的是:對境況類似的人給予平等或公平的待遇,強調的是基本情況相同的人應得到相同的待遇。縱向平等指的是:對境況不同的人應給予平等的待遇。 441、Horizontal integration 橫向整合 見縱向整合與橫向整合(integration, vertical vs. horizontal)。 442、Horizontal merger 橫向兼井 見兼并(merger)。 443、Human capital 人力資本 一國由勞動力體現的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存量,源于正式教育和在職培訓等方面的投資。 444、Hyperinflation 惡性通貨膨脹 見通貨膨脹(inflation)。 445、Imperfect competition 不完全競爭 見不完全競爭(competition,imperfect)。 446、Imperfect competitor 不完全競爭者 購買量或銷售量足以影響所在市場的價格水平的廠商。 447、Implicit-cost elements 隱性成本要素 雖然不是顯性貨幣成本 (explicit money costs),但卻應像對待顯性貨幣成本那樣來加以核算的成本(如小商店店主的勞動成本)。隱性成本有時稱“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但后者含義更廣。 448、Imports 進口 見出口(exports)。 449、Inappropriability 不可分撥性 見不可分撥(inappropriable)。 450、Inappropriable 不可分撥 用以描述個人使用成本為零,或個人成本低于社會總成本的資源。這些資源的特征是具有外部性。因此,從社會的角度看,市場配置該資源是非效率的。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