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名詞解釋12
查看(804) 回復(1) |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4-11-28 12:04
樓主
251、Budget deficit 預算赤字
政府總支出超出總收入(不包括借款收入)的部分。這一差額(赤字)通常靠借款彌補。 252、Budget,government 政府預算 政府在特定時期(通常為一年)中所計劃的支出和收入的報告書。 253、Budget line 預算線 在既定價格水平下,消費者用給定的收人可能購買的各種商品組合點的軌跡。有時稱預算約束(budget con-straint)。 254、Budget surplus 預算盈余 政府收人超過支出的部分;與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相對應。 255、Built-in stabilizers 內在穩定器 見自動穩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256、Business cycles 商業周期 國民總產出、總收人和總就業的波動。這種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征,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現代宏觀經濟學中,商業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于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 257、C+I, C+I+G, or C+I+G+X schedule C+I,C+I+G,或 C+I+G+X表 說明對應GDP水平的每一計劃的或合意的總需求水平的表,或由該表所生成的圖形。表中包括消費(C)、投資(I)、政府商品勞務支出(G)、以及凈出口(X)。 258、Capital(capital goods, capital equipment) 資本(資本商品,資本設備) (l)在經濟理論中,指的是生產投入三要素(土地、勞動、資本)中的任意一種。資本由用于生產過程中的耐用品構成。(2)在財務會計方面,“資本”代表公司股東已經認購的資金總量,股東因此相應地獲得了該公司的股份。 259、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 資本消耗補償 見折舊(depreciation)。 260、Capital deepening 資本深化 在經濟增長理論中,指的是資本與勞動的比率的上升。與資本廣化(capital widening)對應。 261、Capital gains 資本利得 資本資產(例如土地和普通股)價值的上升,是資產購買價格和出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262、Capital markets 資本市場 金融資產 (貨幣、債券、股票)進行交易的場所。經濟中的儲蓄經由它和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而得以轉化成投資。 263、Capital-output ratio 資本—產出比率 在經濟增長理論中,資本—產出比率代表資本總量和年度GDP的比率。 264、Capital widening 資本廣化 實際資本的增長率與勞動力(或人日)的增長率相等,從而總資本和總勞動的比率得以保持不變。它與資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相對應。 265、Capitalism 資本主義 一種經濟系統,其中大部分財產(土地和資本)屬于私人所有。在這種經濟中,私人市場是配置資源和創造收人的主要手段。 266、Cardinal utility 基數效用 見序數效用(ordinal utility)。 267、Cartel 卡特爾 由一系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所構成的組織,目的是提高該類產品價格和控制其產量。根據美國反托拉斯法,卡特爾屬于非法。 268、Central bank 中央銀行 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在美國是聯邦儲備體系),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269、Change in demand vs.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需求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 “需求變化”指由商品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收入上升和偏好改變等)所導致的商品需求量變動。在圖形上表現為整個需求曲線的移動。相反,由于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稱為“需求量的變化”。在圖形上表現為需求量沿著無變動的需求曲線移動。 270、Change in supply vs.supply in quantity 供給變動與供給且的變動 供給變化與供給量變化,二者的區別同上述“需求變化與需求量變化”的區別。 271、Checking account(or bank money) 支票帳戶(或銀行貨幣) 在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中的存款,允許以支票方式提款,故屬交易貨幣(或稱M1)。也稱支票存款(checkable deposit),它是M1的最大組成部分。 272、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經濟學)芝加哥學派以亨利·西蒙、哈耶克和米爾頓·弗里德曼等為主要代表的一群經濟學家。他們相信沒有政府干預的競爭市場能使經濟最有效地運行。 273、Classical approach 古典理論見古典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ics) 274、Classical economics 古典經濟學凱恩斯理論出現以前的經濟思想主流學派,由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主要追隨者包括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一般說來,該學派相信經濟規律(特別如個人利益、競爭)決定著價格和要素報酬,并且相信價格體系是最好的資源配置辦法。 275、Classical theories(in macroeconomics) (宏觀經濟學中的)古典理論強調經濟體系具有自我校正能力的理論。在古典理論和方法中,經濟一般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各種刺激總需求的政策對產出沒有影響。 276、Clearing market 市場出清商品價格具有充分的靈活性(flexible),能使需求和供給迅速達到均衡的市場。在出清的市場上,沒有定量配給。資源閑置,也沒有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在實際中,這一理論適用于許多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但不適用于勞動市場或許多產品市場。 277、Closed economy 封閉經濟見開放經濟(open economy)。 278、Coase theorem 科斯定理 由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種觀點(并非真是一條定理),認為在某些條件下,經濟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過當事人的談判而得到糾正。 279、Collective bargaining 集體談判一組工人(通常是一個工會)與其雇主間的談判過程。目的是達成關于工資、附加福利和工作條件等方面的協議。 280、Collusion 勾結 企業之間為抬高價格、瓜分市場或限制競爭等而達成的共謀協議。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4-11-28 12:08
沙發
451、Incidence(or tax incidence) 歸宿,或稅賦歸宿 一項稅收最終的經濟負擔者(相應于法定納稅人)。例如,銷售稅表面上由零售商繳納,但實際上該稅賦極有可能轉嫁在消費者身上。稅收歸宿說到底是取決于供給和需求的價格彈性。 452、Income 收入 個人或國家一段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新增的工資、利息、紅利和其他進帳的流量。 453、Income effect(of a price change) (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 商品價格變動會引起消費者實際收人變動,進而會導致對該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價格變動的收人效應是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的一種補充。 454、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彈性 任何給定物品的需求不僅受該物品價格的影響,而且受購買者收人的影響。收入彈性用于衡量物品需求量對于收人的敏感程度。其精確定義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收人變動的百分比。[參見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455、Income statement 收益表 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的銷售收人或所獲收益,所售商品的合理的成本,還有剔除成本后所剩的利潤(凈收入)。又稱損益表(profit-and-loss statement)。 456、Income tax, negative 負所得稅 見負所得稅(egative income tax)。 457、Income tax, personal 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收入課征的稅。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或租金、紅利、利息等資產收入。在美國,個人所得稅采取累進制(graduated),即高收入者的平均稅率要高于低收入者。 458、Income velocity of money 貨幣的收入周轉率 見貨幣周轉率(velocity of money)。 459、Incomes policy 收入政策 旨在直接限制工資和價格變動以減緩通貨膨脹的政策。包括多種形式:從自愿工資一價格指導,到對工資、薪金和價格直接進行法律控制,等等。 460、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遞增的規模報酬 見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461、Independent goods 獨立品 需求相互獨立的物品。更精確地說,其他條件相同時,如果物品A的價格變化對物品B的需求沒有影響,則稱A、B是獨立品。 462、Indexing(or indexation) 指數化 一種機制:工資、價格和合同隨一般物價水平變動而進行的部分的或完全的調整,以抵消價格水平的(部分或完全)變動的影響。 463、Indifference curve 無差異曲線 兩軸分別表示不同物品消費量的平面坐標內的一條曲線。該線上每一點(表示兩種物品的不同組合)能為所給定的消費者帶來完全等同的效用滿足程度。 464、indifference map 無差異曲線圖 繪有某消費者一族無差異曲線的圖形。這族曲線通常處于原點的右上方,離原點越遠的,滿足程度或水平越高。 465、Indirect taxes 間接稅 見直接稅(direct taxes)。 466、Induced variables 引致變量 見外生變量與引致變量(external vs. induced variables)。 467、Industry 產業 生產相似的或相同的產品的一系列企業。 468、Inertial rate of inflation 慣性通貨膨脹率 一種持續的通貨膨脹過程。當人們預期通貨膨脹會持續下去,并且當前的通貨膨脹率體現于人們所訂立的合同及所形成的預期之中的時候,慣性通貨膨脹就會發生。 469、Infant industry 幼稚產業 在對外貿易理論中,指尚未擁有實現規模經濟所需的經驗或專業技術的產業。要成功地同外國生產同樣商品的成熟產業相競爭,這種經驗或專業技術是必需的。幼稚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通常認為需要給予關稅或配額的保護o 470、Inferior goods 低檔品或劣等品 消費量隨收人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BR>471、Inflation(or inflation rate) 通貨膨脹(或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指一般物價水平的年增長百分比。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指通貨膨脹率極高的情況(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萬甚至百分之十億)。急劇的通貨膨脹(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況。溫和的通貨膨脹(moderate inflation)則指并不嚴重扭曲相對價格或收人的物價上漲。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4-11-28 12:08
3樓
451、Incidence(or tax incidence) 歸宿,或稅賦歸宿 一項稅收最終的經濟負擔者(相應于法定納稅人)。例如,銷售稅表面上由零售商繳納,但實際上該稅賦極有可能轉嫁在消費者身上。稅收歸宿說到底是取決于供給和需求的價格彈性。 452、Income 收入 個人或國家一段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新增的工資、利息、紅利和其他進帳的流量。 453、Income effect(of a price change) (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 商品價格變動會引起消費者實際收人變動,進而會導致對該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價格變動的收人效應是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的一種補充。 454、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彈性 任何給定物品的需求不僅受該物品價格的影響,而且受購買者收人的影響。收入彈性用于衡量物品需求量對于收人的敏感程度。其精確定義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收人變動的百分比。[參見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455、Income statement 收益表 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的銷售收人或所獲收益,所售商品的合理的成本,還有剔除成本后所剩的利潤(凈收入)。又稱損益表(profit-and-loss statement)。 456、Income tax, negative 負所得稅 見負所得稅(egative income tax)。 457、Income tax, personal 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收入課征的稅。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或租金、紅利、利息等資產收入。在美國,個人所得稅采取累進制(graduated),即高收入者的平均稅率要高于低收入者。 458、Income velocity of money 貨幣的收入周轉率 見貨幣周轉率(velocity of money)。 459、Incomes policy 收入政策 旨在直接限制工資和價格變動以減緩通貨膨脹的政策。包括多種形式:從自愿工資一價格指導,到對工資、薪金和價格直接進行法律控制,等等。 460、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遞增的規模報酬 見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461、Independent goods 獨立品 需求相互獨立的物品。更精確地說,其他條件相同時,如果物品A的價格變化對物品B的需求沒有影響,則稱A、B是獨立品。 462、Indexing(or indexation) 指數化 一種機制:工資、價格和合同隨一般物價水平變動而進行的部分的或完全的調整,以抵消價格水平的(部分或完全)變動的影響。 463、Indifference curve 無差異曲線 兩軸分別表示不同物品消費量的平面坐標內的一條曲線。該線上每一點(表示兩種物品的不同組合)能為所給定的消費者帶來完全等同的效用滿足程度。 464、indifference map 無差異曲線圖 繪有某消費者一族無差異曲線的圖形。這族曲線通常處于原點的右上方,離原點越遠的,滿足程度或水平越高。 465、Indirect taxes 間接稅 見直接稅(direct taxes)。 466、Induced variables 引致變量 見外生變量與引致變量(external vs. induced variables)。 467、Industry 產業 生產相似的或相同的產品的一系列企業。 468、Inertial rate of inflation 慣性通貨膨脹率 一種持續的通貨膨脹過程。當人們預期通貨膨脹會持續下去,并且當前的通貨膨脹率體現于人們所訂立的合同及所形成的預期之中的時候,慣性通貨膨脹就會發生。 469、Infant industry 幼稚產業 在對外貿易理論中,指尚未擁有實現規模經濟所需的經驗或專業技術的產業。要成功地同外國生產同樣商品的成熟產業相競爭,這種經驗或專業技術是必需的。幼稚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通常認為需要給予關稅或配額的保護o 470、Inferior goods 低檔品或劣等品 消費量隨收人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BR>471、Inflation(or inflation rate) 通貨膨脹(或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指一般物價水平的年增長百分比。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指通貨膨脹率極高的情況(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萬甚至百分之十億)。急劇的通貨膨脹(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況。溫和的通貨膨脹(moderate inflation)則指并不嚴重扭曲相對價格或收人的物價上漲。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4-11-28 12:08
4樓
451、Incidence(or tax incidence) 歸宿,或稅賦歸宿 一項稅收最終的經濟負擔者(相應于法定納稅人)。例如,銷售稅表面上由零售商繳納,但實際上該稅賦極有可能轉嫁在消費者身上。稅收歸宿說到底是取決于供給和需求的價格彈性。 452、Income 收入 個人或國家一段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新增的工資、利息、紅利和其他進帳的流量。 453、Income effect(of a price change) (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 商品價格變動會引起消費者實際收人變動,進而會導致對該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價格變動的收人效應是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的一種補充。 454、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彈性 任何給定物品的需求不僅受該物品價格的影響,而且受購買者收人的影響。收入彈性用于衡量物品需求量對于收人的敏感程度。其精確定義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收人變動的百分比。[參見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455、Income statement 收益表 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的銷售收人或所獲收益,所售商品的合理的成本,還有剔除成本后所剩的利潤(凈收入)。又稱損益表(profit-and-loss statement)。 456、Income tax, negative 負所得稅 見負所得稅(egative income tax)。 457、Income tax, personal 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收入課征的稅。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或租金、紅利、利息等資產收入。在美國,個人所得稅采取累進制(graduated),即高收入者的平均稅率要高于低收入者。 458、Income velocity of money 貨幣的收入周轉率 見貨幣周轉率(velocity of money)。 459、Incomes policy 收入政策 旨在直接限制工資和價格變動以減緩通貨膨脹的政策。包括多種形式:從自愿工資一價格指導,到對工資、薪金和價格直接進行法律控制,等等。 460、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遞增的規模報酬 見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461、Independent goods 獨立品 需求相互獨立的物品。更精確地說,其他條件相同時,如果物品A的價格變化對物品B的需求沒有影響,則稱A、B是獨立品。 462、Indexing(or indexation) 指數化 一種機制:工資、價格和合同隨一般物價水平變動而進行的部分的或完全的調整,以抵消價格水平的(部分或完全)變動的影響。 463、Indifference curve 無差異曲線 兩軸分別表示不同物品消費量的平面坐標內的一條曲線。該線上每一點(表示兩種物品的不同組合)能為所給定的消費者帶來完全等同的效用滿足程度。 464、indifference map 無差異曲線圖 繪有某消費者一族無差異曲線的圖形。這族曲線通常處于原點的右上方,離原點越遠的,滿足程度或水平越高。 465、Indirect taxes 間接稅 見直接稅(direct taxes)。 466、Induced variables 引致變量 見外生變量與引致變量(external vs. induced variables)。 467、Industry 產業 生產相似的或相同的產品的一系列企業。 468、Inertial rate of inflation 慣性通貨膨脹率 一種持續的通貨膨脹過程。當人們預期通貨膨脹會持續下去,并且當前的通貨膨脹率體現于人們所訂立的合同及所形成的預期之中的時候,慣性通貨膨脹就會發生。 469、Infant industry 幼稚產業 在對外貿易理論中,指尚未擁有實現規模經濟所需的經驗或專業技術的產業。要成功地同外國生產同樣商品的成熟產業相競爭,這種經驗或專業技術是必需的。幼稚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通常認為需要給予關稅或配額的保護o 470、Inferior goods 低檔品或劣等品 消費量隨收人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BR>471、Inflation(or inflation rate) 通貨膨脹(或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指一般物價水平的年增長百分比。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指通貨膨脹率極高的情況(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萬甚至百分之十億)。急劇的通貨膨脹(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況。溫和的通貨膨脹(moderate inflation)則指并不嚴重扭曲相對價格或收人的物價上漲。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