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名校考研專業課常考知識點(18)
查看(776) 回復(0) |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5-01-02 19:50
樓主
2?貨幣政策。 這是政府根據既定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 利率,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西方國家的銀行分為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兩類 。前者是代表政府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政策進行最終控制的機構。其主要職能 是, 調節和控制商業銀行,管理全國的貨幣制度,代表國家發行硬幣和紙幣,運用貨幣政策調節 經濟。它的主要客戶是政府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代客結算的營利性金融組織。商業銀行體系有一個重要的 功能,即它能夠把存款擴大為原來的若干倍。這就是所謂銀行存款的創造。如果以R代表最 初存款,r代表法定準備率(最低法定準備金對銀行存款的比率),D代表存款總額,則有 〓〓D=[SX(]R[]r[SX)] 由于r小于1,故D往往是R的若干倍。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公開市場業務、改變貼現 率和改變法定準備率。所謂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政府債券 以增 加或減少商業銀行準備金的一種政策手段。在宏觀經濟學中,通常把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的 貸款叫做貼現,把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叫做貼現率。中央銀行通過改變貼現率, 可以控制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數量,從而達到控制投資的目的。銀行準備率是銀行準備金對 存款的比例,這一比例一般是法定的,故稱法定準備率。中央銀行變動準備率可以通過對準 備金的影響來調節貨幣供給量。除了上述公開市場業務、貼現率和準備金三項主要政策手 段 外,還包括道義上的勸告、選擇性控制和證券信貸控制、分期付款信貸控制和抵押信貸控制 等一些次要手段。對于貨幣政策,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就像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一樣,斟酌 使用的貨幣政策也要逆對經濟風向使用。當總支出不足、失業持續增加的時候,中央銀行就 要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總支出,以解決衰退和失業問題;相反,當總支出過多、價格水平持 續上漲的時候,中央銀行就要減少貨幣供給,抑制總支出,以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簡單地 說 ,大量失業時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通貨膨脹時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這種交替使用的擴張 性和緊縮性貨幣政策,被稱為補償性貨幣政策。通過斟酌使用的貨幣政策調整總支出的行 動,也常被稱為“經濟微調”。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