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名校考研專業課常考知識點(25)
查看(806) 回復(0) |
|
易水竹
|
發表于 2015-01-02 19:53
樓主
(六)開放的宏觀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中的開放理論是引入國際經濟部門后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分析和考察。引入國際經 濟部門后,必須說明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 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的對比關系。一國國際收支的狀況反映在該國的國際收支平 衡表上。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時期內,對于一國與他國之間所進行的一切經濟交易 加以系統記錄的報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官方儲備項目和差錯與 遺漏。對于國際收支平衡的分析而言,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是最重要的兩個項目。經常項目 是指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支付事項。其中最大最重要的項目是商品的進口和出口。資本項目 記 錄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在開放經濟中,必然要涉及匯率的基本知識。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 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也就是用一國貨幣單位所表示的另一國貨幣單位的價格。在 開放經濟中,匯率的變動對經濟的影響是重要的和多方面的。一般地,匯率貶值有增加出口 、 減少進口的作用;匯率升值則有減少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對于經常項目,如果略去國際 間的轉移支付,則經常項目的差額就近似地看做進出口差額。為此,引進所謂凈出口,即 出 口與進口的差額。出口函數是出口與國內價格水平和匯率之間的關系式,記為X=X(p, e)。 進 口函數可以寫為?M=??M(y,p,e)。? 于是凈出口函數可以寫為NX=X-M=NX(y), 凈出口NX 與收入y 一般呈反向關系。將出口函數與進口函數代入到四部門經濟(開放經濟)的收入恒等 式, 即可得 到開放經濟條件下的IS曲線。 向右下方傾斜的IS曲線描述了在一定的p,e,G(政府購買)和T( 稅收)的情況下,利率與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宏觀經濟在考察開放經濟時,通常假定貨幣 需求函數保持不變,這意味著,LM曲線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不用修正。對于資本項目,宏 觀經濟學將從 本國流向外國的資本量與從外國流向本國的資本量的差額定義為資本項目差額或凈資本流出 。影響資本流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利率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于是有所謂凈資本流 出函數F=F(r),其中利率r與凈資本流出F成反向關系。凈出口與凈資本流 出的差額稱為國際收支差額,用BP表示國際收支差額,則有〓〓 BP=NX-F=NX(y)-F(r) 一國國際收支平衡(也稱外部均衡),是指一國國際收支差額為零,即BP=0。如果國 際收支差額為正,即BP>0,則稱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也稱國際收支盈余。如果國際收支差 額為負,即BP<0,則稱國際收 支出現逆差,也稱國際收支赤字。當國際收支平衡時,NX(y)=F(r),這一關系式表示收入y 與利率r之間的關系,宏觀經濟學稱它為國際收支均衡函數,這一函數的幾何表示即為國際 收支曲線或稱BP曲線。BP曲線向右上方延伸,斜率為正。一般地,在BP曲線上方的所有點均 表示國際收支順差;在BP曲線下方的所有點均表示國際收支逆差。 引入國際經濟部門后,宏觀經濟的管理更加復雜了。此時,經濟的理想狀態是,國內實現充 分 就業的均衡,國際經濟往來中也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即外部均衡。這種理想狀態反映在以利率 為縱坐標、收入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就是IS曲線、LM曲線和BP曲線三線相交于充分就業 的 位置上。但是,這種理想狀態很少出現,現實中可能會有以下三種情形:(1)國內經濟和國 際收支都不均衡;(2)國內經濟雖然均衡了,但國際收支卻處于失衡狀態;(3)國內均衡和國 外均衡雖然都實現了,但國內均衡是小于充分就業的均衡。從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看,上述 三種 情形都需要進行調整,以實現理想的均衡狀態。調整的思路,簡單地說,就是使IS,LM和BP 曲線相交于一個能夠實現充分就業的收入和利率組合點上。相應的政策主要有:移動IS, LM曲線的政策;移動BP曲線的政策以及抵消國際收支盈余或赤字的政策。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