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導師介紹:林亞南
查看(583)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5-01-13 15:03
樓主
姓名:林亞南
性別:男 職稱:教授 所獲學位:博士 授予單位:德國Bielefeld大學 學院:數學學院 出生年月: 1957年10月 研究方向:有限維代數表示論 聯系電話: 0592-2580636 電子信箱: ynlin@xmu.edu.cn 通信地址: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郵編:361005 個人簡介: 1994年在德國Bielefeld(比勒費爾特)大學獲博士學位。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2003年)。國家級“教學名師”(2008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年)。廈門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0年)。《數學研究》編委,福建師范大學兼職教授(2004年),福建工程學院客座教授(2008年)。國家精品課程(2007年)福建省精品課程(2003年)《高等代數》負責人,福建省教學團隊“代數學科教學團隊”(2007年)帶頭人。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 主要課程: 1.高等代數 2.高等代數方法選講 3.模論 4.線性代數 5.代數學 6.同調代數 承擔其它教學: 1.指導99級至02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畢業論文, 共11人.2.指導博士研究生7人畢業,碩士研究生28人畢業(包括9名高校教師系列碩士),正在指導博士生2人, 碩士生3人. 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1. 國家精品課程《高等代數》建設,15萬元2. 福建省精品課程《高等代數》建設; 1.8萬元;3. 福建省教學團隊“代數學科教學團隊”建設,5萬元. 教學相關論文: 1. 林亞南,林鷺:建設“高等代數”精品課程的思路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08年第4期,17-18 2.林亞南,林鷺,杜妮,譚紹濱:發揮精品課程示范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第10期,22-23 3.林亞南,林鷺: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建設共享課程資源——提高“高等代數”教學質量的實踐與體會,2007年第三屆“大學數學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98-100 4.林亞南,陳健敏:突出數學思想觀點下的教學方法--以線性空間的同構為例,2008年第四屆“大學數學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48-53 5.林鷺,林亞南,杜妮,譚紹濱:以人為本,建設國家精品課程“高等代數”網站,2009年第五屆“大學數學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133-137 6.林亞南,林鷺,杜妮,譚紹濱:發揮精品課程示范作用,提升師資隊伍質量,大學數學,2010年 7.《高等代數》中的一般性與特殊性,廈門大學教學論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8.廣義模同構及其在“高等代數”中的應用,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0(1)(1998) 1-5; 9.演講稿“哥德巴赫猜想與陳景潤的巨大貢獻”,《升華與超越(2)(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集錦)》,高教出版社,(1998); 10.從維數公式談起, 第二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4.5); 11.矩陣的秩, 第三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4.12); 12.多項式章節備課的兩點體會, 第四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5.5); 13. 線性空間章節備課的兩點體會, 第五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5.12); 14.多項式矩陣與若當標準形, 第六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6.6); 15.正交矩陣的正交相似標準形, 第七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6.12); 16. 關于二次型的若干問題,第八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 (2007.5); 17. 從矩陣的相抵談起,第十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2008年10月) 18. 突出數學思想觀點下的教學方法—以線性空間的同構為例,第十一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2009年5月) 19. 關于線性代數教學內容的若干思考,第十二次福建省《高等代數》課程建設研討會,(2010年4月) 獲得獎勵: 1.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 福建省, 2003年; 2.全國第四屆“教學名師獎”,2008年; 3.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廈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4. 廈門大學“教學名師”, 廈門大學, 2003年; 5.廈門大學“建設銀行獎(教學類)”, 廈門大學, 2005年. 6.廈門大學南強一等獎(集體),2010年 學術研究: 1.李理論及其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批準號10931006).參加.150萬.主持人譚紹濱.2010年1月-2013年12月。 2.具有管子結構的導出范疇和李代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0671161).主持人.26萬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 3.代數表示論中導出范疇的理論和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0371101).主持人.18萬元.2004年1月-2006年12月。 4.擬遺傳代數與法式代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0071062).主持人.12 萬元人民幣.2001年1月-2003年12月。 5.擬遺傳代數與傾斜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9771070).主持人.7.2 萬元人民幣.1998年1月-2000年12月。 6.導出范疇與無限維李代數,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主持人. 2006年10月。 發表論文: 1.Recollements of extension algebras(與陳清華合作),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46(4) (2003) 530-537 2.Tilting modulaes over path algebras of Dynkin type and comlete slice modules, (與王敏雄合作)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48(2005) 197-106 3. Elliptic Lie algebras and tubular algebras(與彭聯剛合作),Advances in Mathematics, 196(2005) 487-530 4.對偶擴張代數的Frobenius態射和固定點代數(與陳健敏合作),數學學報,49(2) (2006), 347-352 5.左三角范疇的局部化,(與辛林合作), 數學年刊, (2006) 27(A),331-344 6.On one-side torsion pair, (與辛林合作),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0(1) (2007) ,13-26 獲得獎勵: 1.科研項目《Hall代數,無限維李代數和量子群》(肖杰, 彭聯剛, 鄧邦明, 林亞南)獲得200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科研項目《Hammock分解理論和Nazarova-Roiter算法及Zavadskij算法》獲得福建省2001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獨立完成; 3.入選福建省“千百萬”人才計劃, 2002年; 4. 2000年廈門市第四屆(1996-1998)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市科協、市人事局); 5.2000年福建省第五屆自然科學優秀科學論文二等獎(省科協、省科技廳、省人事廳); 6.廈門大學三九獎(科技類), 2002年.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