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備考:西醫綜合生理學復習筆記5
查看(388)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5-07-11 12:37
樓主
2、興奮性突觸后電位(EPSP)產生的機制。
突觸前膜釋放興奮性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相應受體,使配體門控通道開放,因此后膜對Na+和K+的通透性增大,由于Na+的內流大于K+的外流,故發生凈的正離子內流,導致細胞膜的局部去極化。 3、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投射特點和生理作用有何不同? 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都是感覺由丘腦向大腦皮層投射的傳入系統。 1) 特異性投射系統是指丘腦特異感覺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腦皮層的神經通路。它具有點對點的投射關系,投射纖維主要終止于皮層的第四層,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覺,并激發大腦皮層發出的傳出沖動。 2) 非特異性投射系統是指大腦非特異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腦皮層的神經通路。其特點是經多次換元,彌散性投射,與大腦皮層無點對點關系,沖動無特異性,期功能為維持和改變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 4、試述自主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征。 結構特征:自主神經不直接支配效應器,在外周神經節換元后發出節后纖維支配效應器,但支配腎上腺髓質的交感神經例外。節前纖維屬于 類纖維,傳導速度較快;節后纖維屬于C類纖維,傳導速度較慢。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起源部位(節前神經元)脊髓胸腰段灰質側角的中間外側柱腦神經核;幾所骶段灰質相當于側角的部位。 神經纖維節前纖維短,節后纖維長節前纖維長,節后纖維短。 節前、節后纖維比例I:多個I:少數。 分布廣泛、幾乎是所有臟器局限、部分臟器不受支配。 主要遞質和受體去腎上腺素及其受體乙酰膽堿及其受體。 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在于調節心肌、平滑肌和腺體等內臟活動。期功能特征有: A緊張性支配:自主神經對效應器的支配一半表現為緊張性作用。 B對同一效應器的雙重支配:許多組織器官都受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兩者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但也有時兩者對某一器官的作用也有一致的方面。 C效應器所處的功能狀態對自主神經作用的影響:自主神經的外周性作用與效應器本身的功能狀態有關。例如交感神經對無孕子宮起抑制作用,而對有孕子宮卻可以起加強作用。 有不同的活動范圍和生理意義: A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具有廣泛性,在緊急情況下占優勢。生理意義在于動員機體潛能以適應環境改變。 B經系統活動較局限,安靜時占優勢。生理意義在于保護機體、休整恢復、積蓄能量以及加強排泄和生殖能力,使機體保持安靜時的生命活動。 與皮膚病相比,內臟痛有何特征? 內臟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常由機械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癥等刺激引起。其特點: A定位不明確。這是內臟痛的主要特點。 B發生緩慢,持續時間長。內臟痛主要表現為慢痛,常呈漸進性增強,有時也可迅速轉為劇烈疼痛。 C對擴張刺激或牽拉刺激敏感。而對切割、燒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膚痛的刺激不敏感。 D特別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活動,并伴有惡心、嘔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動的改變。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