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敗的4大原因
查看(352)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6-07-22 11:03
樓主
1.壓力大狀態差,做好計劃按部就班
除了選擇專業院校、復習時間安排、獲取消息渠道,有人考研還輸在了心態上。“過去這半年多,我每天都無比壓抑和煩躁。白天復習時還好,晚上一躺下就想到我報的學校競爭那么大,希望渺茫,再想到他們很可能歧視普本,我就更加沮喪。還想到就算我進入復試,也沒什么優勢,有時想著想著就怎么也睡不著。”今年首次考研落榜的林文華說,每天這樣憂心忡忡,導致她的復習狀態很差,最后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其實想這些都是多余的,后來我才知道,報名的人中有很多都是打醬油的,有些甚至直接棄考,有效的報錄比并沒有那么嚇人。”林文華說,考試前只要盡力復習就行了,如果把結果看得太重,就會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反而會造成負作用。“一同考研的戰友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鼓勵,但別相互比較,太過較勁。”林文華說,每個人的情況都完全不一樣,對每塊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復習落后而一味地趕進度,“要相信,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習慣做好計劃,按部就班,全心投入就能成功”。 2.找好伙伴很重要,消息靈通也很重要 “炮灰”小鐘回憶,他之所以會默默“打上醬油”,與他同樣“打醬油”的研友有點關系。 “當初我倆一同上圖書館,雖然都起得早,但朋友圈同樣刷得也很勤。他玩手機時我也玩,我犯困時他也沒心思看書,就這樣互相影響,最后兩個人都很悲催。”小鐘痛定思痛:“今年再考,一定得找個有出息的做伴。” 考研路上,和益友同樣重要的,還有獲取考研信息的渠道。 閆同學說,和他一起考研的下鋪給了他很多信息,“比如他輾轉認識了在讀的廈大研究生,打聽到很多考研的信息,包括公共課的命題趨勢和重點等等。而且我們從各自輔導班里聽到的一些考研經驗,也能相互交流”。 閆同學認為,在有限時間里提高復習效率是決勝關鍵,很多考研失敗的人都只專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埋頭苦讀,殊不知這些打聽來的信息有時能讓你的復習更有針對性,甚至能讓你事半功倍。 3.跨專業難度大,擇校選專業需慎重 考研第一步,是確定報考的學校和專業。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走這關鍵一步時,就注定了其“炮灰命運”。 現已確定無緣于廈大的考研者李南楠回顧自己的備考經歷,得出的第一個教訓是,“決定考研后,我就著急著開始復習,也沒花太多時間去全面考慮選擇學校和專業的問題,這可能是我失敗的一大原因”。 她說,聽說學金融不錯,她就毅然跨專業報考,復習了一段時間后,才發現這個專業并不適合她,“到去年9月底我改回英語專業,可是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李南楠的經歷,很多考研人都遇到過:起初沒有慎重擇校,隨便選一個試試,盡管10月份正式報名前都還能改,但如果到了10月才確定報考的院校專業,那么留給考生從頭開始復習的時間就只剩三個多月,而這個時候,其他準備充足的考生都要進入強化提高甚至是沖刺階段了。 另外,“跨專業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李南楠提醒,準備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一定要充分考慮跨越的難度。她說:“當初我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金融專業對高數的要求才失敗的。” 4.打醬油風險高開始就要全神貫注 就算一開始就選對了報考的院校和專業,接下來的漫漫復習路,更是決定能否考研成功的重中之重。 大四新聞專業學生小鐘說:“這次考研,我不知不覺就成了半個打醬油的。”雖然他從大二就決定要考研,但真正著手準備,是從大三暑假開始。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