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 - 話題

    新聞傳播學常考名詞解釋二
    查看(335) 回復(0)
    喇叭花
    • 積分:11606
    • 注冊于:2014-05-30
    發表于 2016-08-23 10:09
    樓主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常考名詞解釋(2)
    21、演繹:從理論解釋出發,尋求數據以檢驗理論的預測。
    22、抽樣調查法:從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并用這部分單位的數量特征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征的一種調查方法。
    23、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的區別
    隨機抽樣:使總體中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機會的抽樣形式。
    非隨機抽樣:調查目的僅是對問題做初步探索,獲得研究的線索和提出假設,而不是由樣本推論總體,采用的抽樣方式。
    24、內容分析:文獻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特點:①客觀性。②系統性。③定量性。④顯性內容。
    25、皮亞杰、托爾曼、斯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發生聯系而感到高興。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于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
    英國心理學家斯蒂芬林認為,傳播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各自的滿足和快樂,而對某些導致行動的傳播則貶低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o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愿望。
    26、個人的社會化:大眾傳播通常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個人接受或認同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取得協調一致。
    27、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o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列舉了傳播媒介個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現:信息功能;發展個性的功能;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娛樂功能。
    麥奎爾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愿望。
    28、大眾文化: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為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大眾文化不同于高級文化,因為高級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于鄉土文化和群眾文化,因為后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大眾文化的特點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于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行為;②通俗性,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眾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④娛樂性;⑤大眾傳媒的依賴性,即大眾文化主要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29、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通過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能夠授予個人、團體、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運動以顯赫的地位。
    30、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大眾傳媒可以通過”揭露”某些背離公共道德的行為發起有組織的社會行動。
    31、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傳媒給人們帶來的訊息,其數量之多已達到令人難以招架的地步。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活動的虛幻滿足,反而削弱了人們的行動能力
    雙重行動模式:巴斯指出,傳播媒介的把關活動分為前后相連的兩個階段、兩個步驟,這就是他所說的”雙重行動”。其中的第一階段是新聞采集采集,這里的把關人主要有記者。第二個階段是新聞加工,這里的把關人主要以編輯為代表。
    32、”潛網”:任何處于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傳播媒介都擔負著社會控制的職能。而這類控制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過程,用一個形象化的詞來概括就叫潛網。如剛踏入新聞界的年輕記者無所顧忌、敢作敢為,但最終會變得同老記者一樣循規蹈矩,將自己逐漸融入那張潛網。這張潛網便是布里德所說的編輯部中的社會控制。
    33、”權力的媒介”:美國傳播學者阿特休爾教授的所著。此書對自由主義理論與社會責任學說的主要區別作了評斷。即:自由主義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約束,而社會責任論則認識到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帶來危險。_
    34、報刊的四種理論:施拉姆參與撰寫《報刊的四種理論》,即:”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和”報刊的蘇聯共產主義理論”。四種理論所涉及的傳播觀念及體制,基本上包括了大眾傳播興起以來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獨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約束與國家統管式。
    ①集權主義理論
    思想主旨是:一,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二,真理是權力的產物,權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這種背景下,當時西方各國實施嚴格的控制和壟斷,體現了君主獨裁式。
    ②自由主義理論
    其基本主張有:一,個人權益高于一切,所謂國家歸根結底應用來保護個人權益。
    二,之所以允許人們有言論自由,是因為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不論各種言論如何泛濫,人都能憑理性辨別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展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能產生,才能發展。
    自由論堅決反對對傳播活動實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讓傳播媒介隨意報道任何事實,”無拘無束”的傳播體制便隨之確立。
    ③社會責任理論
    傳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會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環境中,還應主動地、積極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體現了大眾傳播的自我約束體系。
    ④蘇聯的共產主義理論。
    這一理論針對的是以原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的作者看來,這種傳播理論與體制不過是集權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的繼承延續。
    35、報刊的四種控制觀念(控制體系):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現在政府部門對傳播的限制與管理上。常見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縱新聞。
    二、經濟控制。關鍵媒介在所有權上,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告。
    三、受眾控制。受眾對傳播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反饋上。有直接表示意見建議的(通過信件、電話等),有間接顯示態度和看法(是否訂閱報紙、收看節目等),傳播者也主動收集公眾反應。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組織對本機構人員的紀律要求與行業規范,二是各類傳播從業者按照一般的行為準則和自身的職
    36、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研究方法。貝雷爾森定義為”對于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它不研究內容分析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意義,傳播內容(信息)的實質和分類,信息符號的區別及其內在的關聯性等基本問題。內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內容。”內容”是社會上傳播和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內容是一個主要因素,體現和表達傳播者的意圖與愿望。
    37、可讀性:原意指新聞、文學作品等易于閱讀的程度,即作品使讀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38、前臺行為與后臺行為(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將人們的社會生活同戲劇進行類比,他認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會舞臺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觀眾成員面前顯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變體形式”。人們在特定的環境中的行為舉止可分為兩大類:”在前臺的行為”和”在后臺的行為”合適的在前臺的行為代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會規范應有的行為。
    39、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包括理論及評價)
    主要論點:
    ①應把情境視為信息系統。梅羅維茨認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環境同人們表現自己行為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同樣重要;在確定情境界限中,應把接觸信息的機會考慮進去并當作關鍵因素。
    ②每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梅羅維茨認為,對于每一社會情境來說,人們都需要一種明確的界限,因為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的情境重疊時,會混淆不同的社會角色,令人們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電子傳播媒介促成許多舊情境的合并。由于電子傳播媒介代碼的簡單性,它們能將來自不同的經驗世界的視聽形象顯示給許多不同的受眾群,造成不同階層的受從群對信息更大程度的分離,從而促成許多公眾活動領域的合并。他得出結論說,由于電子傳播媒介造成的社會情境形式的變化,人們的社會角色形式也在變化。
    梅羅維茨理論認為,誰被包括進某一情境,誰被排斥外,這是規定情境形式及與此適應的行為形式的界限之關鍵因素。根據這一觀點來,受眾的類型、人數多少和特征實際上影響著傳播方式。因此,在通過媒介進行的傳播活動中,應根據受眾群的分離和結合形式設計媒介訊息。
    在承認受眾的重要性的同時,梅羅維茨的理論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眾成員并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對媒介的使用方式。他們的選擇,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而媒介正是社會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
    梅羅維茨理論的缺陷:過于夸大媒介對社會環境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影響,幾乎將媒介描繪成引起社會變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會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聯系,無視社會意圖對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況的影響。梅羅維茨理論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點和媒介傳遞的內容混淆在一起,缺乏連貫性。
    40、受眾的個人差異論:以”刺激–反應論”的心理學模式為基礎,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受眾,認為不同的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為,取決于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美國傳播學者德福勒歸納了主要觀點:
    ①各人心理結構是千差萬別的。
    ②個人之間差異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習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人們接觸到大相徑庭的觀點,他們從環境中習得一系列看法、態度、價值觀和信念,這些構成他們的心理結構,并使他們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
    ④人們由于后天習得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自帶有自身的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異影響他們對信息刺激物的挑選,也制約他們對信息刺激物意義的解釋。 ⑤心理結構各不相同的社會成員,對大眾傳播媒介內容的接受、理解、記憶、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異論的貢獻在于:促使人們重視個人的心理因素對受眾成員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從而使傳播學中對于受眾的研究,可以從分析受眾成員的心理入手。但測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難.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美國的貨幣名稱是什么?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中文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观看|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a中文字幕1区|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