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2010 年考研經驗
查看(1140) 回復(0) |
|
tingyu
|
發(fā)表于 2010-12-13 01:14
樓主
我從5月15號開始看書(辭職回來的),到6月25號,這一個多月我每天只看高數課本和英語考研單詞.高數書及后面的習題過完一遍.英語單詞把紅寶書背完一遍.
這一遍是打基礎,我認為非常重要.特別是高數書中的重要概念,基本定理,,這些都要理解透的,看一個定理書上是怎么證明的.如果死記硬背一下公式,推論,雖然當時把公式,推論硬記住,用在解后面的習題中也會,但以后需要靈活運用的話可就不行了,這一點特別重要.在把基礎打牢以后再做題練習一下運算的正確率,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做題的速度,我最后一點沒做到,所以這次數學考的不好,做的太慢了,導致后面的大題好幾道都沒有完全算出來. 再說一下英語吧.我的英語基礎知識都有,六級也過了的,所以就沒怎么重視,第一個月背完一遍紅寶書,9月分來的時候就買了本綠皮的閱讀專項練習開始做,看了下做題技巧后做題,4遍閱讀基本是錯4個左右,感覺就那樣了,其它的完形,翻譯,作文也沒有專項練習,因為我做真題的完形能對6分左右,翻譯的句子結構成分我都會,作文背了一些范文也沒有自己寫過一篇,結果考試時候作文不會寫,事實證明我對待英語的態(tài)度完全是錯誤的,這門學科的學習經驗只能從反面吸取了,那就是:翻譯一定要自己多翻譯一些試試.作文一定要自己寫幾篇感覺感覺. 政治我看的是序列一,我認為還可以,它的內容比較全.政治是大量需要背的,在背的過程中也盡量用理解的.我的政治是10月下旬才開始看,和我一起考研的一個同學從9月份就開始上政治輔導班,到我開始看的時候他已經看完一遍了,當然他因為要趕上上課的進度,看得比較粗糙,我也不急,就慢慢的,仔細的看,到12月大概是上旬才把書看完,政治我也沒買題,就把剛那個同學沒做的1600題拿來才做了思修的一部分,書就丟了.以后就再沒怎么做題,把別人做過的2000題拿來看了一點馬原部分.到12月末和報班的那個同學一起做了一套模擬題,結果50分的選擇題我得了34分,他只得了14分,這應該和我們的學習方法有關吧,因為我認為我和他的智力都不算差.這次考完后我對了一下政治答案,我選擇題得了40分,當然這次政治題比較簡單.考政治的經驗:(1)馬哲部分基本是理解的,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要點,其它內容看一下就好.看完后再做一下題,這樣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這一點是我后面才發(fā)現的,剛開始我沒買題做),理解后的東西就不怕忘記了.(2)除馬原外其它內容都需要硬背的.毛中特的部分最好放在近現代史后面背,因為近現代史按照時間順序背起來就比較方便,比較有邏輯,而它其中有很多內容就是毛中特的內容.我剛開始因為沒經驗,政治也是第一次考歷史和思修,所以就按照序列一編排的內容(馬原,毛中特,歷史,思修)從頭看到尾,結果把毛中特看完之后,完全沒感覺,心里都急了.后來把近現代史看完之后,才發(fā)現有些內容是毛中特的.后來思修和法律看完之后我就把近現代史部分按時間順序從頭到尾背完一遍.我的政治就這樣算復習完了.這時大概就到了12月下旬了.剩下的時間政治我就看了下時勢,背了一下序列4上的大題,雖然一個沒考,但是我答主觀題的時候寫起來順多了(平時我文采很不好).個人認為除馬原可以做題用以加深理解外,其它就不用做太多題了,對其它內容做題只是起檢驗作用,如果時間很多的話,做一下也可以. 至于專業(yè)課嘛,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復習計劃.我考的是大學物理.因為大學學過,有基礎.從9月分開始看,基本也是把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后面的習題也做了一遍.把另外一個版本的教材和習題也過了一遍,再做了幾分真題.最重要的就是書的公式,原理,結論,把基礎打牢就啥都不怕了. 每科總結了一下,再強調一下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吧,對每科都適用的: 1, 不管哪科,但尤其是理科,能用理解的可以不死記硬背的就用理解的,因為理解了的東西不容易忘記.需要理解的一定要理解透徹.因為只有理解透徹了才可以靈活運用. 2, 第一遍打基礎特別重要,可以說就是決定整個考研成敗的關鍵.所以第一遍看教材時一定要仔細,認真,不要急,不要和別人比他看到哪哪哪了.因為只有在把整個內容都基本了解的情況下,后面的復習才是查漏補缺。如果看完一遍后這部分內容只有個印象,那部分內容也有好多不會,后面的復習就不是查漏補缺,而需要補塊了.那樣效果一定不會好. 考研一定要找一個團隊,剛開始我們團隊是4個人,后來就加了兩個.人多可以輪流占座位,我們學校能整天上自習的就只有圖書管自習室,位置少.最重要的是人多可以減少一個人上自習造成的精神上的壓力,吃飯時間聊下天,講下笑話,學習一整天也不會覺得很累,而且我們都覺得很充實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