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信科-2009遙感院復試及個人見解
查看(1413) 回復(3) |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4
樓主
本校的跨專業,原來想考重點實驗室來著,那邊項目太多(Dr.Li曾在一次報告中說,優秀人才一百萬兩百萬我都愿意給,但人才實在太少了),競爭激烈,所以權衡再三,還是選擇了遙感院;因自己數學和計算機比較有把握,所以考的地信專業,070503。
以下所說的復試感受及試題見解,純屬我個人的觀點,未來的師弟師妹要參考,一定要有自己的全盤考慮,不可以偏聽偏信,不可以以此來押題---包括考試方向和考試內容。讀研很大程度上和讀本科不一樣,對學術要求較高,武大的老師,還是很嚴肅,甚至骨子里很清高的。所以,要求的課程,你最好還是把相關的專業書真正弄通,弄明白,而且無遺漏。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4
沙發
一、前期準備。 可以參考本版Jason同學的方法,收集信息、資料準備。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你所報的院的同學的意見。有時候,院里的研招辦的信息甚至還不如他們知道的準確,畢竟,人家一個秘書,太忙了,記憶錯誤,口誤,都有可能的。如果這導致你的信息錯誤,后果很嚴重。 我選擇的遙感院的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初試科目是英語,政治,數學二,數據結構。數學二用的同濟的教材,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數據結構是清華嚴蔚敏的那本,可以說,前前后后,習題和注釋,我敢說都弄明白了。 初試結果,數學二意外的不理想,輕敵了;我原本想考數學一的,所以對內容減縮的數學二,不太注意,只做了李永樂的的最后10套題(這10套題不容易)。考后看大家的討論,有一個說法是,數學二和數學一其實要求差不多的,好比挖土,數學一求廣度,數學二求深度。這話有點道理,但實在的說,真不覺得今年的數學二很難。我的失誤自己總結一下是,回頭修改的該錯了。初試做法往往比較接近題目考察的本意,回頭時反倒有些“過度闡述”,疑神疑鬼,畫蛇添足。 數據結構結果也算差強人意,130+。這要怪自己押題了(押內容),圖的最短路徑算法,當然是Dijkstra,這是一定掌握的,然后求所有的最短路徑,可以從Dijkstra引申,我復習的時候,只求簡便有條理,就沒去記Floyd算法,結果呢,現場做最后一題時,有點著慌,估計失分就在這里。前面的基本可以肯定不會失分。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4
3樓
一、前期準備。 可以參考本版Jason同學的方法,收集信息、資料準備。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你所報的院的同學的意見。有時候,院里的研招辦的信息甚至還不如他們知道的準確,畢竟,人家一個秘書,太忙了,記憶錯誤,口誤,都有可能的。如果這導致你的信息錯誤,后果很嚴重。 我選擇的遙感院的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初試科目是英語,政治,數學二,數據結構。數學二用的同濟的教材,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數據結構是清華嚴蔚敏的那本,可以說,前前后后,習題和注釋,我敢說都弄明白了。 初試結果,數學二意外的不理想,輕敵了;我原本想考數學一的,所以對內容減縮的數學二,不太注意,只做了李永樂的的最后10套題(這10套題不容易)。考后看大家的討論,有一個說法是,數學二和數學一其實要求差不多的,好比挖土,數學一求廣度,數學二求深度。這話有點道理,但實在的說,真不覺得今年的數學二很難。我的失誤自己總結一下是,回頭修改的該錯了。初試做法往往比較接近題目考察的本意,回頭時反倒有些“過度闡述”,疑神疑鬼,畫蛇添足。 數據結構結果也算差強人意,130+。這要怪自己押題了(押內容),圖的最短路徑算法,當然是Dijkstra,這是一定掌握的,然后求所有的最短路徑,可以從Dijkstra引申,我復習的時候,只求簡便有條理,就沒去記Floyd算法,結果呢,現場做最后一題時,有點著慌,估計失分就在這里。前面的基本可以肯定不會失分。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4
4樓
一、前期準備。 可以參考本版Jason同學的方法,收集信息、資料準備。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你所報的院的同學的意見。有時候,院里的研招辦的信息甚至還不如他們知道的準確,畢竟,人家一個秘書,太忙了,記憶錯誤,口誤,都有可能的。如果這導致你的信息錯誤,后果很嚴重。 我選擇的遙感院的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初試科目是英語,政治,數學二,數據結構。數學二用的同濟的教材,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數據結構是清華嚴蔚敏的那本,可以說,前前后后,習題和注釋,我敢說都弄明白了。 初試結果,數學二意外的不理想,輕敵了;我原本想考數學一的,所以對內容減縮的數學二,不太注意,只做了李永樂的的最后10套題(這10套題不容易)。考后看大家的討論,有一個說法是,數學二和數學一其實要求差不多的,好比挖土,數學一求廣度,數學二求深度。這話有點道理,但實在的說,真不覺得今年的數學二很難。我的失誤自己總結一下是,回頭修改的該錯了。初試做法往往比較接近題目考察的本意,回頭時反倒有些“過度闡述”,疑神疑鬼,畫蛇添足。 數據結構結果也算差強人意,130+。這要怪自己押題了(押內容),圖的最短路徑算法,當然是Dijkstra,這是一定掌握的,然后求所有的最短路徑,可以從Dijkstra引申,我復習的時候,只求簡便有條理,就沒去記Floyd算法,結果呢,現場做最后一題時,有點著慌,估計失分就在這里。前面的基本可以肯定不會失分。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5
5樓
二、復試。 復試時感覺還是很溫暖的,辛勞了大半年的你我,見了面,有所謂的“度過劫波兄弟在”的感覺,而且大家彼此也還算關照,比如體檢,比如先出來的一般都樂意回答等候的同學的問題。真的很謝謝,同學們,大家永遠是兄弟姐妹。 1。英語原以為聽力和口語分開,結果是121人按考號排,三人一組,老師讓遞次introduce,然后一位老師以比較清晰的聲音,講一個topic,又讓遞歸,對不起,遞次講自己怎么看這個問題。 事后話,聽說今年英語打分很低。老師比較反感背誦簡歷的,一到自由發揮自己的opinion時,背誦的流利和這時候的結巴,對比太鮮明了。所以建議平時還是多看看原版電影,有事沒事和身邊的同學練練口語。語言這東西,只在于日積月累。 2。筆試。 筆試推薦寧津生等五位院士聯手編寫的《測繪學概論》,最新版的(我用的是07版),最權威的了。 筆試5大題,選做3題: ①攝影測量的困境(問題?),當前比較有前途的領域? 這在《測繪學概論》里張祖勛院士說的很明白。 ②需求分析的作用和過程,談談對需求工程的認識。 ③GIS和RS,GIS和GPS的結合各有那些應用,各自在這些應用里的作用。 ④遙感的一道題 題目我都沒看,因為跨專業,我看的仔細的,僅僅只有攝影測量,感覺攝影就象幾何,呵呵。 ⑤y=1/2(e^x+e^(-x)),x=t(t>0),y=0,繞x軸旋轉一周,求體積V,側面積S,x=t處的地面積F,求極限F/S(t->+∞). 這道題基本是哪一年的真題變形,側面積要用到弧微分,僅此而已。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5
6樓
二、復試。 復試時感覺還是很溫暖的,辛勞了大半年的你我,見了面,有所謂的“度過劫波兄弟在”的感覺,而且大家彼此也還算關照,比如體檢,比如先出來的一般都樂意回答等候的同學的問題。真的很謝謝,同學們,大家永遠是兄弟姐妹。 1。英語原以為聽力和口語分開,結果是121人按考號排,三人一組,老師讓遞次introduce,然后一位老師以比較清晰的聲音,講一個topic,又讓遞歸,對不起,遞次講自己怎么看這個問題。 事后話,聽說今年英語打分很低。老師比較反感背誦簡歷的,一到自由發揮自己的opinion時,背誦的流利和這時候的結巴,對比太鮮明了。所以建議平時還是多看看原版電影,有事沒事和身邊的同學練練口語。語言這東西,只在于日積月累。 2。筆試。 筆試推薦寧津生等五位院士聯手編寫的《測繪學概論》,最新版的(我用的是07版),最權威的了。 筆試5大題,選做3題: ①攝影測量的困境(問題?),當前比較有前途的領域? 這在《測繪學概論》里張祖勛院士說的很明白。 ②需求分析的作用和過程,談談對需求工程的認識。 ③GIS和RS,GIS和GPS的結合各有那些應用,各自在這些應用里的作用。 ④遙感的一道題 題目我都沒看,因為跨專業,我看的仔細的,僅僅只有攝影測量,感覺攝影就象幾何,呵呵。 ⑤y=1/2(e^x+e^(-x)),x=t(t>0),y=0,繞x軸旋轉一周,求體積V,側面積S,x=t處的地面積F,求極限F/S(t->+∞). 這道題基本是哪一年的真題變形,側面積要用到弧微分,僅此而已。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5
7樓
二、復試。 復試時感覺還是很溫暖的,辛勞了大半年的你我,見了面,有所謂的“度過劫波兄弟在”的感覺,而且大家彼此也還算關照,比如體檢,比如先出來的一般都樂意回答等候的同學的問題。真的很謝謝,同學們,大家永遠是兄弟姐妹。 1。英語原以為聽力和口語分開,結果是121人按考號排,三人一組,老師讓遞次introduce,然后一位老師以比較清晰的聲音,講一個topic,又讓遞歸,對不起,遞次講自己怎么看這個問題。 事后話,聽說今年英語打分很低。老師比較反感背誦簡歷的,一到自由發揮自己的opinion時,背誦的流利和這時候的結巴,對比太鮮明了。所以建議平時還是多看看原版電影,有事沒事和身邊的同學練練口語。語言這東西,只在于日積月累。 2。筆試。 筆試推薦寧津生等五位院士聯手編寫的《測繪學概論》,最新版的(我用的是07版),最權威的了。 筆試5大題,選做3題: ①攝影測量的困境(問題?),當前比較有前途的領域? 這在《測繪學概論》里張祖勛院士說的很明白。 ②需求分析的作用和過程,談談對需求工程的認識。 ③GIS和RS,GIS和GPS的結合各有那些應用,各自在這些應用里的作用。 ④遙感的一道題 題目我都沒看,因為跨專業,我看的仔細的,僅僅只有攝影測量,感覺攝影就象幾何,呵呵。 ⑤y=1/2(e^x+e^(-x)),x=t(t>0),y=0,繞x軸旋轉一周,求體積V,側面積S,x=t處的地面積F,求極限F/S(t->+∞). 這道題基本是哪一年的真題變形,側面積要用到弧微分,僅此而已。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7
8樓
三、最后說說公平的問題。老實說,程序上你我都看不出什么來。畢竟堂堂名校,“程序正義”是起碼的。我相信幕前幕后都是公平的,也但愿如此。但也正如很多人指出過,名校推免的比例太高了。推免生就是一等,1+4也多是他們。這讓人多少有些郁悶。08年的資料,遙感院招收30個博士,27個是碩博連讀。嘆。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7
9樓
三、最后說說公平的問題。老實說,程序上你我都看不出什么來。畢竟堂堂名校,“程序正義”是起碼的。我相信幕前幕后都是公平的,也但愿如此。但也正如很多人指出過,名校推免的比例太高了。推免生就是一等,1+4也多是他們。這讓人多少有些郁悶。08年的資料,遙感院招收30個博士,27個是碩博連讀。嘆。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2 18:17
10樓
三、最后說說公平的問題。老實說,程序上你我都看不出什么來。畢竟堂堂名校,“程序正義”是起碼的。我相信幕前幕后都是公平的,也但愿如此。但也正如很多人指出過,名校推免的比例太高了。推免生就是一等,1+4也多是他們。這讓人多少有些郁悶。08年的資料,遙感院招收30個博士,27個是碩博連讀。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