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研學費——研究生培養改革疑難問題解答
查看(1763) 回復(0) |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08-18 22:26
樓主
1.實行改革后,各高校還有公費名額嗎?試點學校如何解決學費問題?
全國參與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的56所高校將面向所有學生收費,然后采取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方式資助優秀研究生。這些試點高校的獎學金設置各有不同,發放人數涵蓋研究生總數的70%至100%不等,但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以獎助學金抵消學費,或一等獎學金“免學費”。在2008年7月6日舉行的“200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現場咨詢會”上,各高校紛紛采取提高獎學金等優惠措施,爭搶優質生源。如:北大兩年制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每年2.07萬元,三年制一等獎學金每年1.72萬元;東南大學碩士生獎助學金分為四個等級:一等每年1.6萬元,二等每年1.2萬元,碩士生享受獎助學金的覆蓋面超過90%;哈爾濱工業大學開出的特等和一等獎學金分別為每年1.15萬元、1.05萬元。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上海交大等校的一等獎學金是“學費全免”等政策。 除了56所試點院校外,其他的高校收費狀況也不一樣。全公費的學校如中國科學院、福州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深圳大學、山東建筑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集美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信息產業部第六研究所(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廣州大學(第一志愿)、廣東商學院(第一志愿)等;90%公費的學校如中國科技大學、青島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獎學金比較高的學校如:武漢科技學院一等獎學金一年1.5萬元;重慶郵電大學一等獎學金一年1萬元;部分專業公費的學校:南京工業大學的理科、工科第一志愿錄取的都是公費,上海大學的冷門專業全公費,而熱門專業不同。 2.2008年改革后,試點學校的收費標準大約是多少?不同學校的獎學金有什么不同? 現行的自費研究生收費標準,全國多數高校是碩士每年8000元左右。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沈紅教授認為,改革后的收費標準,碩士生可能基本與其持平。收費標準的制定,既要考慮學科專業的不同,也要考慮學校的水平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還需考慮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首批試點高校大多是研究生培養規模較大的重點院校或科研單位,將來改革全面推廣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高校,以及不同學科的收費標準肯定會有所不同,但差距不會太大。 據悉,相對于目前高校自費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全面收費后每個人的繳費不會更高,一般維持在每年6000元~8000元,個別高校或個別專業可能突破萬元。 另據調查,目前各學校的學費標準不一,總體來說師范類學校學費較低,集中于6000~7000元/年;醫科大學、交大、礦大和財經大學學費較高,集中于每年萬元以上;藝術類學費更高,每年8000元~12000元;綜合類大學學費處于中間,每年7000元~10000元不等。 一般來說,研究所往往比普通院校的獎學金要高一些,中科院、社科院、協和醫院研究所等是代表。另外,理工科院校的獎學金比文科院校的要高。 3.如果考上了這些試點學校,但是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怎樣才能爭取到高額獎學金?這與考研成績有關嗎? 現在很多學校實行“獎學金動態管理”,各校具體政策不同,但基本上是從入學后第二年開始按學習成績和表現一年一評,重新排定公費、自費名單。對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和表現突出的自費生,可以轉為公費生并享受相應待遇。同時,很多學校設立了助研、助教、助管崗位,通過考核學生對“三助”工作的實際參與程度等,調整獎助金的資助對象與資助額度,擔任助研的碩士研究生還可以獲得導師和學校的資助。 4.我是非試點學校自費生,國家關于自費生的待遇有什么規定? 公費研究生和自費研究生的待遇因高校而異。一般來說,公費研究生學費全免,每月還享受國家助學金210元(最低210元,有些高校可高達280元)以及學校助學金(各高校不等,一般200元以上),享受公費醫療。國家規定,只有計劃內的碩士研究生(公費生)才有生活補助,一般情況下,對于沒有工齡的研究生,補助是230元/月,1~5年工齡的是270元/月,5年以上工齡的是290元/月。而自費研究生學費自理,無國家助學金,也不享受公費醫療。 在具體實行過程中,各個學校也是不盡相同。大部分學校的自費生不能享受國家補助和公費醫療,當然也有少部分學校的自費生有享受公費醫療的條件,如重慶大學自費生能享受國家補助和公費醫療。首都師范大學在2007年“十一”國慶之前,自費生沒有生活補助,但可以享受公費醫療,之后這一政策沒有繼續施行。 2008年3月,財政部和教育部以2007年在校本專科生人數和研究生人數為基數,按照每生每月20元的標準、3月至6月共4個月的時段,給予中央部屬高等學校學生食堂一次性臨時補貼。之后,中央財政又劃拔專項資金3.19億元,于3月至6月對全國所有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每月再給予20元的補貼。實施這項政策后,全國所有普通高校的學生在3月至6月每月可獲得20元的補貼,其中1/5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獲得40元的補貼,其中包括自費生。 5.我是自費生,是否每個人都有資格和機會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辦理起來是不是很困難? 實行研究生收費后,國家將會采取配套措施,保證家庭困難的學生不會因此失學。有關試點收費高校也都表示,如果實行全面收費,學校將會進一步完善獎、貸、助、補等配套資助體系,貧困學生不會因此被拒之門外。經濟困難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貸款來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的問題。有些學校規定只有自費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學費和生活費),也有學校規定公費生可申請生活費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銀行、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共同操作的專門幫助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銀行貸款。借款學生不需要辦理貸款擔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借款學生通過學校向銀行申請貸款,用于彌補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的不足,畢業后分期償還。每個學生每學年的貸款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借款學生應在畢業后6年內還清貸款本息。貸款時需提供如下材料:助學貸款申請書;本人學生證和身份證復印件;父母身份證復印件;學生家庭所在地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 中國教育部財務司巡視員兼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在2008年7月25日舉行的教育部發布會上宣布,教育部和所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鄭重承諾:國家和學校將采取多種措施,保證每一位考上公辦普通高校的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6.學費解決了,家庭條件不好,我的住宿費和生活費怎么辦?爭取勤工助學的機會容易嗎? 當今研究生參加勤工助學的大有人在,既可以減輕家庭負擔、降低“財政赤字”,也可以增加人生閱歷,鍛煉意志,學會自立。 勤工助學的途徑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研一,主要是做家教,這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方式。研二,課程相對較少,可做一些校外兼職,也可以謀得學校內部的勤工助學崗位,這些工作比較穩定,和其他方式相比,能更好地培養各方面能力,也可以為以后到其他單位謀職做好準備。研三,可一邊做論文,一邊實習。以上途徑大都可解決生活費的問題。 7.除了勤工助學,我還能通過什么途徑獲得其他收入? 讀研之后,學生可以在導師的科研項目中得到一定的經濟支持和補助。目前,大部分就讀理、工、醫、農、文等學科的研究生,只要參加了導師的科研項目,每月都能得到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的經濟補助。另外,也有相當多的學生在導師的公司兼職,每月都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實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擔制度之后,國家、學校、導師和學生本人都要分擔一定的培養成本,導師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沒有科研項目或科研課題的導師,將會被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