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學大綱變化解析
查看(451)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5-09-18 17:26
樓主
仔細看了看2016年考研心理學大綱,還是發現了一點變化,教育心理學部分,知識的學習第(二)點,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中的第1.條“概念原理的理解與保持”,變化為“知識的理解與保持”。
知識的理解與保持 (一)知識的理解 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核心,是知識得以保持、實現遷移與應用的關鍵。 1.知識理解的含義 知識的理解主要指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去認識事物的種種聯系、關系,直至認識其本質、規律的一種逐步深入的思維活動。它是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的中心環節。 比如,學生了解一個詞的含意,明確一個科學概念,學習一個定理、定律、公式,掌握法則的因果關系,把握課文的段落大意及全文的中心思想都屬于理解。 2.知識理解的水平 (1)初級水平的理解(又叫知覺水平的理解) 這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是什么”的揭示。 (2)中級水平的理解 這是揭露客觀事物的“為什么”的問題,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 (3)高級水平的理解 這是個體在揭示客觀事物“為什么”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類化、具體化、系統化,把有關事物歸入已獲得的概念中去的過程。 3.知識理解的種類 知識的學習要通過理解。由于學習的對象及其特點不同,理解可以分為: (1)對言語的理解; (2)對事物意義的理解; (3)對事物類屬性質的理解; (4)對因果關系的理解; (5)對邏輯關系的理解; (6)對事物內部構成、組織的理解。 理解必須通過思維來實現。 4.知識理解的因素 (1)豐富有關的經驗和感性材料為了促進學生概念的形成,幫助其理解,必須豐富學生的有關經驗和感性材料。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3)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4)擴大關鍵特征。 (二)知識的保持 知識的保持是通過記憶來實現的。學生對知識理解后能否得到保持、能否備以待用,將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對新知識的學習。為此,需注意: 1.明確記憶的目的性,提高興趣和責任心。 2.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 3.理解了的東西才易記住。 4.利用無意記憶,培養有意記憶的能力。 5.把意義記憶與機械記憶結合起來。 6.“五官”和“五到”是記憶的根本。 7.引起聯想,有益于記憶。 8.掌握遺忘規律,合理組織復習。 9.運用記憶方法,鞏固教學成果。 10.科學地用腦,注意用腦衛生。 除了這幾個字的變化外,再沒其他。建議考生在接下來的復習中,立即著手做并研究真題,具體可以參考《考研心理學邏輯圖》開篇所講的MASP真題研究法。如此,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