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過班”是噱頭 利用信息不對稱現狀
查看(410)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6-02-28 10:59
樓主
隨著復試的權重在整個考研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社會上出現了“復試保過班”。甘源說,所謂“保錄”、“保過”都是噱頭,輔導機構既然不能代替考生去考試,所謂“保”也根本無從談起,不過是有一些輔導機構利用了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吃準了部分考生想“走人情、開后門”的心理,去獲取高額的利益。 機構宣傳的所謂“保障錄取,不過退費”也多有貓膩,考生最后未被錄取,也難拿回全部的報名費用,上當受騙的不在少數。今年考試紀律被嚴控,學校導師在這方面自律性大大提升,鉆空子的可能性極低。 對于考生來說,復試應試能力如何在短期內提高?甘源說,復試錄取雖然不能打保票,但如果方法得當,復習針對性強,復試的應試能力倒是可以在短期內提升50%以上。復試科目,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英語聽力和口語、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面試。其中,最有可能短期內提升的是英語聽力和口語,除英語專業學生和有較強自主英語學習習慣的考生,90%以上的考生都是“啞巴英語”,聽不明白也開不了口。如果在考前用20天左右的時間對聽力口語進行專項突擊,尤其是對情景式表達、專業詞匯和如自我介紹、研究生學習生涯規劃等典型話題的準備,達到復試英語的基本條件一般沒有問題。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