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混凝土結構 同等學歷研究生復試試題
查看(1162) 回復(0) |
|
maxmin
|
發表于 2010-09-29 22:36
樓主
混凝土結構 同等學歷研究生復試試題(2003)
[hide=30]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下列情況屬于超出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情況有:( ); A.雨蓬傾倒 B.人行走時,現澆雙向板樓面振動很大 C.連續梁、板中出現塑性鉸 D.擋土墻傾覆 2. 混凝土的凈保護層厚度是指( );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離 B.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離 C.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離 3. 混凝土在空氣中結硬時,其體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 A.不斷縮小 B.不斷膨脹 C.不變 4. 條件相同的無腹筋梁,發生剪壓破壞、斜壓破壞、斜拉破壞時,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的大致關系是( ); A.斜壓 > 剪壓 > 斜拉 B.剪壓 > 斜壓 > 斜拉 C.斜壓 = 剪壓 > 斜拉 D.斜拉 > 斜壓 > 剪壓 5.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時,驗算截面限制條件,是為了防止構件發生( ); A.斜拉破壞 B.斜壓破壞 C.剪壓破壞 D.剪切破壞 6. 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應按抗沖切承載力驗算,其基底反力應取上部結構荷載引起的地基( ); A.凈反力 B.平均反力 C.最大反力 7.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中,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la是指( ); A.鋼筋受拉錨固長度 B.鋼筋受壓錨固長度 C.鋼筋搭接錨固長度 D.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 8. 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計算不等跨連續梁、板,當計算跨度不超過( ),可近似按等跨連續梁、板內力計算系數查表; A.5% B.10% C.15% D.20% 9. 受彎構件的抗彎剛度隨時間增長而( );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10. 若結構功能函數Z >0,表示結構處于( )。 A.極限狀態 B.可靠狀態 C.失效狀態 二. 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 進行結構設計時,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應滿足 、 、 三個方面的功能要求; 2. 可靠度指標β越 ,失效概率Pf越 ,表明結構越安全; 3. 按隨時間的變異分類,作用可分為 、 和 ; 4. 雙筋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應滿足兩個適用條件: 1ξ≤ξb是為了 ; 2ξ≥2as‘ / h0是為了 ; 5. 為保證 承載力,彎起鋼筋的彎起點應在該鋼筋充分利用點以外 0.5h0處; 6. 軸心受拉構件ωmax=2.7ψσss(2.7c+0.1d/ρte)γ/ Es,式中符號含義為: σss為 ;c為 ;d為 ;ρte為 ;ψ為 ;γ為 ; 7. 單向板肋梁樓蓋中連續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其跨中截面按 截面形式設計,支座截面按 截面形式設計; 8. 大、小偏心受拉構件的判別條件是: 。 三. 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 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承載力計算中,采用附加偏心距ea的意義是什么? 2. 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時,其計算截面位置應如何選擇? 3. 指出下圖連續梁在所示荷載作用下,哪些截面產生最大內力?(1、2、3、4、5為跨中截面,A、B、C、D、E、F為支座截面) 四. 計算題(每小題12分,共36分) 1. 某跨中承受一個集中荷載的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h = 250mm×600mm,混凝土C30 (fc=15N/mm2, f t=1.5N/mm2),采用Ⅰ級箍筋 (f y v =210N/mm2),as=35mm,集中荷載在支座內邊緣處產生的剪力為100KN,梁自重在支座內邊緣處產生的剪力為16KN,從支座內邊緣至集中荷載作用點的距離為3.38m。求此梁所需箍筋數量。( 注:此題按新、舊規范公式計算均可,材料強度取題中所給數值。) 2. 已知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柱,截面尺寸b×h = 400mm×600mm,承受軸向力設計值N=1200KN,彎矩設計值M=550KN?m,柱的計算長度l 0 = 4500mm;炷罜25 (α1 =1.0,f c =12.5N/mm2, f cm =13.5N/mm2),縱向受力鋼筋Ⅱ級 (f y = f y′=310N/mm2),as = as′=35mm。若采用非對稱配筋,試求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As和As′,并繪配筋截面示意圖。( 注:此題按新、舊規范公式計算均可,材料強度取題中所給數值。) 3. 一批混凝土試塊,尺寸為150mm×150mm×150mm,在壓力機上得到的強度值如下: 40 41.5 36.9 38.7 41.6 40.6 40.7 41.4 47.1 39.5 47.3 49 47.5 40.8 44.1 36.1 43.9 44.5 45.6 45.9 求:混凝土強度的標準值fck及變異系數δ。 附:鋼筋截面面積表 d (m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As (mm2) 28.3 50.3 78.5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