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擴招催生考研熱 各有所需趕考忙
查看(713)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19 20:08
樓主
2011年研究生招生報名開始了。從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來看,明年碩士研究生將繼續擴招。近幾年,因為就業壓力的持續增加,考研熱持續升溫。
四類人組成考研大軍 ●第一類:為了文憑而考研 在每年的考研大軍中,各種心態的報名者都有,其中不乏追求文憑者。李濤今年大二,但他早早立下了考研的志向。為此,大一暑假,他甚至放棄了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而是呆在學校認真學習英語等公共課程。“現在碩士生一抓一大把,說自己是不知名高校的本科生,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比如現在國家公務員招生考試,如果沒什么工作經驗,大半要求至少是碩士生起步,就這還是幾百比一的錄取比例。不如早點拿個研究生文憑,面子上好看,找工作也多了些籌碼。”李濤說。 同時,李濤也承認,他考研也有部分原因是家長希望他繼續深造,早日拿到研究生文憑,以“光宗耀祖”。“我老家在農村,父母辛苦供我上學,就是希望我能出人頭地,好讓他們在村里能挺直腰桿兒。”李濤說。 ●第二類:工作不如意而考研 大學校園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考研意味著就業將緩期執行。”不少應屆本科畢業生想通過考研逃避就業壓力。這類考生絕大多數比較盲目,沒有明確的考研目標。 小張已經從河南某高校中文系本科畢業一年多了,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一年多來,她換了五六份工作也沒能穩定下來。有時在新崗位上剛呆兩三天,她就覺得“前途不明朗”而放棄。家長勸她再堅持一下,等過了試用期依然覺得不合適再另作打算也不遲,卻被她一口回絕。工作單位對她不滿,她自己也因為在不同崗位之間輾轉覺得身心俱疲。“找份工作怎么這么難!”小張感嘆說。 獲悉2011年研究生開始報名的消息,小張又動了心思:“算了,還是考研吧。研究生出來找工作肯定比現在好些。”至于要考哪個方向、哪所大學,小張依然一頭霧水:“再說吧,找個好考的。” ●第三類:工作后自覺“充電”而考研 考研人群中,也不乏目的性特別明確的人,這些人一般對未來有很好的規劃,或對自身現狀不夠滿意。劉先生今年27歲,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已經四年有余。因為工作中表現良好,劉先生很得老板賞識,很快做了部門經理。但是隨著工作范圍的擴大,劉先生開始感到自己知識儲備的匱乏。“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去看書。但是和客戶談生意時,有時對方提出一個新名詞,我都覺得比較陌生,想想挺慚愧的。”劉先生說。 從去年開始,劉先生就和女朋友盤算著一起考研究生。但因工作繁忙,計劃始終沒能實施。2011年研究生報名伊始,劉先生就和女朋友一起報了名。“考研還是要趁早。要是等到30多歲再考,一是各種雜事多,二是記憶力也肯定不如現在好了。”劉先生說。 對于考上研究生后的生活,劉先生表示,將會充分利用時間,多多看書,擴充眼界。“本科時其實有點懵懂,不知天高地厚,覺得什么東西都懂,就花費了太多時間在玩游戲上面。讀研的話,肯定不會這樣了,我肯定會好好規劃讀研的生活,給自己多充電,將來走到哪里都不怕。”劉先生說。 ●第四類:為了學術而考研 從小到大,家在信陽的小朱就被長輩們認定是“念書的料”。小朱也爭氣,一直成績都在班里數一數二,得獎無數。遺憾的是,高考時因為身體原因,她發揮失常,沒能考出真實水平,來到了鄭州某高校。三年來,小朱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雖然沒做到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但也差不太多。”小朱說,看到很多同學都有了男女朋友,而她自己依然背著沉重的書包獨自往返在校園中,心里有時也很落寞。“不過,我很快就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畢竟,就像我媽媽說的那樣,我一點待人接物的經驗都沒有,別人把我賣了我還會幫人數錢。所以,我就安心考研、考博,最后到高校做研究好了。”小朱說。 小朱告訴記者,她已經報考了明年復旦大學的研究生,目前已經聯系好了導師,也得到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我覺得應該能考上。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大不了畢業以后再留校補考一年,反正我現在還有時間。”小朱說。 曬曬考研成本幾何 采訪中,絕大多數考研學生都表示會參加培訓班,僅個別學生打算自己復習。但不管是哪類考生,購買參考資料和參加培訓班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專業課,各招收研究生的學校都有指定參考書。據一些參加過考研的同學估算,不管什么學校,約有20本專業課的參考書(頂尖大學甚至達到50本)。以每本30元,購買20本計算,僅專業課的參考書就要花費600元。另外,政治、英語和數學三門公共課需要的考試大綱、全真試題集以及一兩本復習參考書在書店都屬于暢銷書,每本售價在50元以上,這筆開銷近250元。 同時,隨著考研難度提升,這幾年考研培訓班越來越火爆。不少輔導班甚至直接在學校開課,方便學生,因此不少人都會報名。而一些有條件的學生,甚至直接去北京、上海等地參加培訓。培訓班通常是公共課方向的,政治、數學、英語培訓班的價格從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有的考生會選擇一兩科薄弱課程,有的則全部報名。平均下來,每位考生在培訓班上的花費也要千元以上。而要參加全國統考,像醫學、MBA等更要增加額外的培訓費用,有的甚至要上萬元。 此外,報考外地高校的考生由于對院校了解不多,往往會抽空趕往目標院校,了解信息或聽考研講座,甚至只是為了見未來的導師一面。車旅費、食宿費、講座費用也需要數百上千元。除了這些必需的開銷,還有一些隱性費用,例如想盡各種辦法聯絡到專業課導師,幫助分析招生和命題的思路等。粗略計算一下,研究生考試要花費3000元~1萬元不等。 專家提醒考研需慎重 對于考研熱,專家提醒,考研前的準備花銷不低,考上后所需花費也不少。據一些高校公費研究生介紹,雖然學費所需自己承擔的并不多,但生活費仍要自己承擔。除去補貼,一般每個月還需1000元左右的開銷。而自費研究生則要自己承擔所有費用,包括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 同時,研究生招生名額有限,每年都會有不少考生落榜。許多落榜生會選擇再接再厲,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接著考。“我有一個師兄連考了兩年,第二年什么事都不干,就在學校旁邊租個房子專心備考。”小朱告訴記者。落榜生繼續考研,除了復習培訓的費用,還要加上房租等開銷,一年下來至少需要3000元。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