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查看(59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4-09-05 18:25
樓主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培養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具有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能積極為祖國建設事業服務;培養能夠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管理或相關工程技術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學位獲得者應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作風;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了解本學科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的前沿動態;具有較深入的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能力;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教學工作或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取得較系統的研究成果;身心健康。 二、學習年限及學分要求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二年至三年。其中課程學習時間原則為一年,學位論文工作時間原則上不得少于一年。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達到畢業標準的課程總學分不低于28學分,其中學位必修課不低于15學分,選修課不低于10學分(鼓勵跨一級學科選修一門專業課程),學位必選環節開題報告、學術報告和專業實驗各占1學分。 三、適用領域 本培養方案適用的學科專業包含: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四、課程體系 整個課程體系由學位課程、非學位課程和實踐環節三部分組成。學位課程按一級學科的要求和需要設置,體現本門學科的特點,其內容有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覆蓋面;非學位課程按本學科或相近學科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中確定,以適應不同研究方向和論文工作需要以及研究生個體差異;實踐環節包括教學或科研實踐和專業實驗(實踐),著重于培養研究生從事本學科專業科學研究的實際能力。 具體的課程設置見重慶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五、跨一級學科考入的研究生補修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要求 對跨一級學科考入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1-3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補修課程不計學分,考試成績如實記載。 六、科學研究及學位論文要求 1、科研能力要求 1)、研究生應了解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發展動態,熟悉相關文獻; 2)、研究生應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科技文獻,初步具備寫外文論文及進行口頭報告的能力; 3)、研究生在學期間應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在研究團隊定期作學術報告,聽學術報告、講座,參加學術會議等); 4)、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2、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對學位論文的撰寫要求參照研究生院有關規定。學位論文要求具有系統的研究思路和計劃,反映系統科學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獨立見解和學術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學上的前沿性和重大實際工程的應用價值。論文應具有較豐富的工作量,有明確而可信的研究結論。論文的撰寫應符合科技文獻的編寫規范,具有良好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文字表達精煉準確,外文摘要等的編寫合乎要求。 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前必須進行開題報告和方案論證,說明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目前研究現狀、完成課題的條件和可行性、課題實施方案、研究的創新點、預期的進程等,并在學科點內進行開題報告。 學位論文的評閱與答辯等要求參照《重慶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執行。 七、畢業及學位授予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則準予畢業,并發給畢業證書;經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后可授予碩士學位,并發給學位證書。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