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建筑學考研經驗交流
查看(587) 回復(0) |
|
漂浮的旗袍
|
發表于 2014-10-03 13:54
樓主
一:快題設計 考建筑快題是難點,也是重點,方法對了更是得分點!英語政治要上十分不容易,快題弄好了,就不是只上十分的事情了! (一)快速設計的原則: 必須聲明的是,我這里所說的經驗只針對我們重建,考其他學校的兄弟姐妹量體適用! 1:快速設計的總體特點: 畢竟是快速設計,考察的還是學生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所以堅決不提倡把東西做異做怪,我們關注的是一個建筑構思生成過程中最基本的問題,不反對深化設計,但必須是合理的,成熟的,切記不要做成概念設計,就當這是一個實際工程的初級設計階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應對實際問題的策略上!你最后的設計要包括一個職業設計師解決中小型實際工程的所有現實考慮,例如總平面的設計,功能的合理劃分,對環境的呼應與建筑自身技術性結構問題的考慮。千萬不要喧賓奪主,一來就提理念,要提也必須是在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前提下有節制的提。我知道這樣說有人要罵娘,這是評價體系的問題,請不要和我爭執,既然你要考,就乖乖按照正常的程序來。特別對于教學中實際工程導向性很強的建院來說,一份快題所表現出來的對技術和基本設計方法的關注程度直接決定了老師對你基本功的信任程度!還要多說一點是,一些人說快題是靠表現決定的,我不否認好的表現是讓老師愉快的手段,但從我得到的我們學校的信息,我們的老師最主要看的還是設計。如果設計成熟,表現又不錯,那恭喜,要放大衛星了! 2:快速設計的設計要求: (1)首先要掌握好時間,快題考的其實平時的積累,多借鑒別人的設計經驗是考場有效提高構思速度的好途徑!我的經驗是:半小時總平面和各層平面的設計就要基本定型,立面的構思可以模糊些,在打鉛筆比例控制軸線的時候可能要對之前的構思做修改,同時繼續把立面確定出來在腦子里面, (2)總平面設計很重要!!最基本的諸如停車,車流人流分流,主次入口的區別,對環境的簡單塑造一定要有!功底好的人還可以對總平做些構圖處理,但不能犧牲建筑和場地的功能。象我這種菜鳥就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來,加些鋪底與樹陣的平面形變化,其實也就夠!但形式永遠不能大于功能,總平的各個功能考慮可以用拉標注線的方式注明!老師改每套圖紙只有很短的時間,不可能很仔細的看清你的每個細節,要是你多為老師著想,老師就會為你著想,有什么都要show清楚咯!最好還能有第五立面的考慮,好象現在學院老師蠻強調這個部分!總平面信息量很大!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做飽滿,做合理,好的總平面老師一看就爽,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影象! (3)功能上實在沒有什么好說的,最好分的清楚點,但一些不同功能塊之間要注意也不能分得太死,多運用一些簡單的空間處理例如標高變化,上空等等使不同性質的空間之間過度得圓潤些,對于公共性質的設計,可以加入些等候,休息,咖啡廳等既有過度性質,又有人情味的東西,這樣的設計老師看了也會覺得舒服! (4)技術性方面不能出錯~例如樓梯的疏散距離,大空間的開門數量和開門方向,這些很重要,也有可能是老師直接一錯否決你的理由! (5)結構體系越簡單越好。∏和銳角請節制著做,最好是以前有過成熟的處理經驗再來,否則方正著做東西,這樣結構上處理會很輕松,也比較穩妥!記住,老師永遠喜歡用簡單方法巧妙解決復雜問題的人,這反而說明了學生的聰明和過人之處。 (6)建筑造型的處理往往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展現自身設計水平的本領!考我們學校,造型上要注意不要太素了,有些線條劃分和體快的組合相間可以很好的適應快速設計“圖面建筑學”的要求。我不想承認,但是事實是安騰很有可能是考不上重建工,還是評價體系的問題,不羅嗦了。幾個小時怎么出彩才是關鍵,沉醉于形而上的東西是相當危險的(僅僅針對快速設計)!推薦大家多看邁椰和拉爾夫約瀚遜的東西,最后的成果做豐富點,什么韻律,虛實,比例這些,能用的就用,巴黎學院派系的學校都好這些東西!重建也是這樣的。 (二)快速設計的表現: 1:工具 覺得什么好用就用什么,一般也就是鋼筆,沾頭筆,簽字筆(推薦上海產一塊五的那種,一頭畫墻線,一頭畫細線),針管筆,馬克筆,彩鉛什么的。 2:制圖風格 (1)尺規繪圖,優點是速度快,推薦對徒手線條掌握的不好的朋友,沒什么大不了的。老師不會因為你用尺子畫就看不起你,事實上那樣的圖面更有速度感。 (2)徒手制圖,優點是可以炫技,但是平時不練習的朋友還是算了!我重點想說的一定不要盲目的狂野!就算是放得開,有一點必須明確就是圖紙要清晰,如果放得太開把圖紙搞糊了,老師連尺寸線都看不清,那就完了!!還是那句話,要會為老師著想,老師才會為你著想! 總之,無論選擇上面那種方法,一定要畫清楚咯!標高,尺寸都要有。!不然,再好的表現功底都沒有用! 4:透視畫法 今年很有趣,考了畫鳥瞰圖。但是如果沒有要求畫怎么樣的透視角的話,一般推薦零視高畫法,這樣避免了地面的透視,實際上是簡化了透視!一點或者是兩點透視看建筑的形態或者是自己的習慣,怎么順手怎么畫!最后考試的時候要用平時訓練的成熟的構圖模式,可以專門訓練就畫那幾個人和那幾棵樹,這樣到時候不用還猶豫配景怎么畫!也就節約了大量時間。我的經驗是,畫快題表現最重要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就是***不要想!平時怎么畫的,考場上就怎么畫。! 3:色彩 一個原則!要加彩,就整套圖紙全部加,不要一個部分有,一個部分沒有。而且上彩的深度要一致,同淺同深!馬克筆上建筑透視的話,我的經驗是把明暗關系區分就可以了,再以素描的方法把層次退出來,覺得不夠就再用彩鉛繼續潤色,把表現圖的色彩加在環境上!不要給建筑上假想外立面顏色!費時間~而且不好掌握!多使用彩鉛筆,用何師兄的話說:“馬克筆搞不好會要人命!彩鉛是可以救命的!” 二:建筑歷史: 都有種看法,基礎好的人快題可以不用怎么著準備,但是歷史就是個長期而且艱巨的工作了!其實說是歷史,不如說是建筑理論,重建工的歷史考題今年有重大改革!怎么改的呢?簡單的說就是改得越來越象老八校出的題目了!確實,過去幾年的歷史考試的確較為簡單,雖然今年拿到題目的時候心里第一個感覺就是:“媽的完了,我的一百三又沒戲了!!”但是還是不得不佩服今年題目確實出的有水平!題在改,復習的路子也要改!結合經驗,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試題的變化: 1:06年以前的考試題,有中外建筑歷史組成,總分150,在兩個部分分別設置了名詞解釋,作圖,簡答論述,和識圖題。這樣的設置使得題目偏于簡單,且內容多為歷史上課筆記的重點內容,所以以前常常聽說有人考高分。 2:06年的試題較以前有了重大改革,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做圖題的分量加大,難度加大。首先是要求作圖的數量較之以前中建的一個圖加到現在的兩個圖,外建的兩個圖加到現在的五個圖。其次就是分值由以前的20至30分加到現在的70分。并且,要求作圖的難度加大,今年我就有那個永樂宮平面的總平面沒有畫出來,這個題目15分。!我就這樣丟了~但是沒辦法,誰會想到考這個東西呢?外建還比較正常,雅典衛城總平面,歌特典型剖面,包豪斯平面還有圓廳別墅之前都有想到過~就是坦比哀多立面記得不牢靠。作圖題的難度在加大,這點倒有點象同濟的風格! (2):取消了識圖題,一直以來就被說成是送分題的識圖今年總算被取消了。不知道是好是壞,其實以怎樣的形式考并不重要,考的還是那些內容! (3)論述題難度加大,并且在中建有選做題!今年外建的論述題目是“簡述古代歐洲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和“請你談談當代世界建筑發展潮流的特點”,我看到這兩個題目的時候簡直暈咯!這兩個題目哪是考試的論述題哦,簡直是可以寫論文的題目,于是在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言簡意賅,抓要害!盡管如此,我最后還是手都寫酸咯!中建史出了一道選做題也很有趣,就是喊你畫太和殿立面或者圣母殿平面,只能選其一,不能都畫,要不老師就在你卷子上寫個“大笨蛋”然后扣你20分!呵呵~其實這題目出的有點意思,反映了老師的一種均衡的對卷子難度的把握感!太和殿是建院筆記的重點,多數人畫過,但是可能面對比絕對重點佛光侍要復雜些的太和殿又畫得不是那么仔細,還有就是筆記上有詳細的佛光侍作圖的得分點說明~但是太和殿沒有!于是也是無從知道立面作圖的主要關注點在哪里!再看圣母殿平面,感覺上考建院的同學好象不太關注這個東西,其實作為單槽平面的代表,它那平面圖又是簡單得不得了。最后事情就有趣了,一個是可能你經常注意到但是比較難畫的,一個是你可能不常注意到但是好畫的,20分的選做,老師設置了一個均衡的游戲給考生~很有意思,也覺得蠻有水平!我倒是想都畫了老師多給點分,但是又只能選其中之一!最后只有求穩當畫的平面。費那么多口水說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想提醒大家,要么不去關注,要么就搞透,千萬不要什么都不在乎,最后到處丟分。 (4):開始關注些以前的非重點內容,例如今年叫寫五個已故九十歲以上中國老建筑師的名字,這樣的題目有考課外知識的意思,對于建筑本專業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太簡單了,但是外專業的同學可能就比較困難了,所以,當卷子上出現“李春,魯班”這些名字的時候,誰都知道,這個家伙黔驢技窮了!還有今年的的名詞解釋也考了很多奇怪的東西,例如天守閣,隱約在課本上看過,但是實在是沒有更多的印象了!于是平時大量而認真的閱讀就顯得很重要了。 (二):復習的建議方法: 1:中國建筑史: 的確,提到這個東西,我是很痛苦的!上到梁思成編寫的《中國建筑史》,下到中建的課本,從歷史科目的角度看,中國建筑史真的顯得比較混亂。沒有現成的線索可以依據,課本按建筑類型發展分類的方法和我們學校按斷代史分章節的方法把我們復習的人搞得很難受。我想,還是以課本為準吧,這樣比較穩妥! (1):中國建筑史按照課本的章回思路分為幾個部分,大概就是綜述概況,各類建筑的發展,以及構件和做法。大體上有這樣一個思路,復習起來就好歸類了! (2):建筑歷史的復習忌諱死背,哪背得完哦!還是要理解,多動手畫,我曾經得到一本東南的筆記,人家做的確實好,圖文并茂,相當漂亮,值得借鑒。多畫圖是必須的!!既練習速寫,又強化記憶,凡知識點以圖記點,這樣算比較科學的方法,同時增加了作圖資本,到時候考到一個平時覺得不太可能考的作圖也不會手足無措。 (3):對于構件和做法那章就是重點了,大木作那些自然不在話下,每一個構件都要親自畫,親自去感受它究竟是什么東西,起什么作用,范圍就是把書本上提到過的構件都理解了,一般就問題不大了! 中建我學的也不好,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都是泛泛而談,多看多畫才是重點! 2;外國建筑史的復習: 總體上分為古代史和近現代史,外建的復習要明白些,畢竟體系較為嚴整!建立一條時間軸是關鍵,由古代埃及到法國古典主義這塊內容多,重點多,書是要先看一遍的,但是我覺得以建筑史圖冊為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1)古代埃及的建筑這幾年考的不多,也就是搞明白金字塔的演變,神廟形制,方尖碑什么的就可以了。 (2)西亞建筑的關鍵在于城市,宮殿,城門和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例如觀象臺什么的,東西不多。 (3)愛琴文明的東西就更少了,看看獅子門,米諾撕王宮,美加倫室就好,重點就是要注意和后面希臘建筑的聯系性。 (4)希臘這章是重點,衛城就是首先的重中之重,要細到作總平面的圖和標注里頭的重要建筑,還要注意衛城的藝術特征和成就。帕提農神廟就一定要里外弄明白了,作為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要掌握到立面,平面的作圖,在畫的過程中要把立面的特征掌握,平面有幾棵柱子要數明白。另外象伊瑞克,勝利這些廟宇也要把圖畫一下,主要還是用畫的餓方法記憶特征。古典三柱式要掌握到會畫,比較風格,重點是各柱樣的比例一定要弄明白,希臘建筑的精華就是優美的比例,搞好了對設計都有幫助。還有想劇場,風塔等等這些點也要好好看看,什么都有可能考! (5)羅馬建筑的重點很明確,萬神廟最好里外搞明白,多畫多理解,空間特征,結構特征和希臘羅馬結合的形制是重點。其他的知識點,羅馬卷拱形結構的發展演變需要總結,幾個名詞要搞明白,例如卷柱式,巴西利卡,角斗場,還有紀功柱等,還是那句話,多畫多理解! (6)拜占廷的建筑我覺得東西不多,搞明白東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堡建筑的建筑風格和其羅馬時期的建筑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具體是實體就是圣索非亞大教堂和和圣馬可大教堂了,還有一個帆拱也是經?。其他象俄羅斯的建筑我個人覺得能識圖就好了,考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搞明白洋蔥頂和盔頂就好了。 (7)羅馬風建筑和哥特建筑是一起準備的,其中哥特是重點,哥特建筑的結構特點和典型立面是重中之重,這些東西都能考作圖或者名詞解釋什么的,一定要理解,然后畫熟練。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立面的代表,把西立面畫一畫,其他的一些教堂建筑也多看看,不好說,可能都會考!哥特建筑是我們學校最喜歡考的一章,基本上都好好操練吧,多畫,多想。 (8)文藝復興,巴洛克,還有洛可可建筑,法國古典主義建筑可以放在一起復習,這一部分也是重點中的重點,內容很多?梢钥嫉臇|西實在太多了,可以考人,考廣場,考母體,考單體建筑的作圖。所以就不說重點了,兄弟姐妹們,都好好看吧,仔細點,不要去想哪點可能不考,必須都去畫,都去歸納和理解,例如象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廣場的比較和舉例作圖。舉一反三,對其他知識點也多多總結,我能說的也就這些了! (9)近現代史的復習重在多看課本,我也不好說什么會考,因為什么都可能會考。方法同前面一致,還是多動手畫,到了后面當代理論那一部分就還要注意各種理論提出的人物和他們的代表著作,因為極有可能考名詞解釋。這一本課本個人覺得至少讀三遍,而且要前后連成系統,比如象今年的考題就要求你論述當代建筑的特征,這就不是單獨考什么點的問題了,就需要對整體的發展理論有認識,還要能舉出各個時期的代表東西,難度不小。 總的說來,建筑歷史我自己也沒有學的很好,今年考了107,但是要是按照過去的重點論復習的話很有可能掛掉。所以現在的建筑史復習最好越早越好,越全面越好,有些很生僻的點,就算是你沒有認真理解過,但是以前見過就能寫一寫,就能得分。畢竟我們學校和同濟還是不能比,一般歷史考題還是出的比較正常的,保證會做的都能對,就沒關系了。 (三)應試的技法: (1)圖文并茂,問答,論述,名詞解釋能畫圖的地方就多畫插圖,老師比較喜歡這樣的答卷。 (2)作圖沒有標準,誰畫的越象課本上的圖誰的分數就高。 (3)論述題思路清晰,認真讀懂題意之后抓重點,不要講半天沒有講到點子上。不要長篇大論,點到為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其實建筑歷史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著作,理論,建筑實體,技術,這些東西,整體的思路很重要,如果每個點都去背會很困難,因為太多了,多讀多畫多理解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小弟弟水平有限,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