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旗袍
|
蒲艷萍,女,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在讀博士。副教授。碩士導師,貿經系主任,公開發表論文28篇,出版教材、專著4部,主持研究日本基金支助項目3項、橫向課題3項,主研、參研國家、省部級課題4項。
主要研究方向 :宏觀經濟、財政與金融。
|
代表性論文(2000年以來)
1、生態農業產業化是西部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J]. 經濟問題探索.,2001(3):118-120
2、貨幣政策理論及其政策效力的分析[J]. 西南民院學院.2001(3):50-54
3、西方“滯―縮”理論及其對我國的政策啟示[J].探索.2002(5):67-69
4、中國經濟并未陷入流動性陷阱的實證分析[J].經濟師.2003(4):50-52
5、流動性陷阱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J].重慶金融.2002(7):54-58
6、從西方“滯―縮”理論看中國通貨緊縮的政策成因[J].經濟師.2003(6):36-37
7、中國復合型通貨緊縮的形成機理與治理對策探討[J].商業研究.2003(13):99-101
8、增長型經濟周期與中國的通貨緊縮[J].經濟師.2003(8):34-36
9、從費雪的交易方程看中國通貨緊縮的貨幣成因[J].商業研究.2004(1):30-32
10、對我國利率調控效果的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00(12):103-105
11、從西方稅制看中國稅制的進一步改革與優化[J].稅務與經濟.2002(12):8-10
12、發展西部農業應走生態化與產業化相結合的道路[J].生態經濟.2001(6):8-10
13、對我國近年來積極財政政策效果的分析[J]. 重慶工學院學報.2001(1):25-28
14、利率變動對儲蓄、消費、投資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渝州大學報.2001(6):34-37
15、現代西方利率理論貨幣政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重慶工學院報.2002(1):57-59
16、人力資本投入與轉移中的“后發利益”對西部開發的啟示[J]. 重慶工學院學報.2001(1):25-28
代表性論著作
1、陳仲常、蒲艷萍.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理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7.
2、陳仲常、蒲艷萍.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理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7.
3、蒲艷萍、陳仲常.西方經濟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0.
4、陳仲常、蒲艷萍.經濟學理論與實踐[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
承擔科研項目
1、主持,《經濟發展中的技術進步與就業問題研究》,1997-1998,(日本世川基金支助項目)
2、主持,《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1998-1999,(日本世川基金支助項目)
3、主研,《政治理論課改革及時效檢測研究》,2000-2001,(重慶市教委)
4、主持,《三峽庫區特色農業發展方向與對策研究》,2000-2001,(日本世川基金支助項目)
5、主研,《轉軌時期失業風險監測預警分析系統研究》,2000-2001,(重慶市軟科學項目)
6、主持,《企業經濟效益及產品市場預測分析》,2001-2002,(橫向課題)
7、主研,《我國工業化、信息化過程中女性勞動力向高層次轉移的機遇、障礙及對策》,2002-2003,(中國婦女研究會招標課題)
8、主持,《中鐵11局集團第五工程公司項目營銷策》,2002-2003,(橫向課題)
9、主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向重慶農村地區延伸與發展的研究》,2004-2005,(橫向課題)
10、參研,《失業風險自動監測預警分析系統研究》,2001-2002,(重慶市科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