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新聞 來源:溫州晚報 2016-05-06 相關院校:溫州醫科大學
“只要有人在醫學之路上的腳步慢些,整個班級的人都會督促;一旦有人生出放棄的念頭,全班同學都會鼓勵和開導。”溫醫大第二臨床醫學院有個“學霸班”,他們抱團逐夢,全班31人23人考上研究生,六級通過率達100%。
考上了就發微信紅包
班級群出現23個“紅色炸彈”
4月27日,溫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1級臨床醫學9班的學生潘思詩,在得知通過本校神經外科方向研究生復試的消息,打開班級微信群,興奮地發了個紅包,一時引來全班同學的鼓掌與祝賀。而這已不是“大9班”微信群里的第一個紅包了。“我們班有個約定,凡是考研被錄取的人,都要在微信群里公布喜訊并發個紅包。”潘思詩說,“研究生復試開始以來,班級微信群里的好消息就沒斷過,‘紅色炸彈’多達23個。”
班長周昕苗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班上31名學生,2人選擇就業,29名同學考研,有26人上了一區線,3人上了二區線,23人被全國各大知名高校錄取,考研平均分更是高達340.6分,其中還有8人分別被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985”“211”高校錄取,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班”。
提到考研取得的好成績,同學們都把經驗歸結為“團隊”。因為在考研的同時還面臨著實習,所以大家因地制宜,在同一個實習點的同學一起學習,共享學習資料與考研信息,互相督促。由于考研內心過于焦慮,導致心動過速需要吃穩心顆粒的楊敏同學回憶道:“那個時候覺得考研最大,白天實習,晚上看書到凌晨一兩點,時間根本不夠用,身體也一度出現狀況。幸好有同學們的鼓勵和扶持。”
寢室4姐妹花考研全上線
其中2人還被復旦和同濟錄取
在“大9班”里,男女生比例協調,女生16人,男生15人,平日里感情非常融洽。一次女生寢室停水,男生自發地擔當起“搬運工”的角色,拿出水桶、臉盆,蓄上水,一趟又一趟地從男生寢室把水運到女生寢室。
而其中要說“最牛”的,當屬女生204寢室。這個寢室由秦閃閃、楊敏、童偉芳和王蘇潔這四朵姐妹花組成。四人不僅全部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其中秦閃閃以405分的高分,成為班里的考研狀元,被復旦大學錄取,而童偉芳則被同濟大學醫學院錄取,另外兩人考上了本校的內科學方向。
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四個姑娘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感情非常好,宛如親生姐妹。其中來自樂清的楊敏自稱考研意志最不堅定,考研前兩個月,還在猶豫不決,并跑到秦閃閃在瑞安實習的醫院,最終在秦閃閃的鼓勵下,楊敏最終下定了考研決心。而當楊敏復試第一輪面試被刷時,又是寢室三個姑娘幫忙找調劑名額。“我愛這個班級,愛我們寢室,不是因為成績好,而是因為團結。”楊敏動情地說,“即使現在四個人分別在不同的醫院,仍會通電話聯絡,為對方打氣。”
女生們成績優秀不說,“大9班”里的男生們也不甘示弱。男生一個六人寢室全考上了研究生,平均分347分,最好的考上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考研不是他們做的唯一牛事
全班都通過了英語六級
很多人都說,經歷過高三的黑暗,迎來的是大學的愜意。更多人在大學里沒有了父母的嘮叨,老師的管束,對待學習失去了原先的動力。但在“大9班”,大學卻是他們勵志的開始。
因為學英語有著先天的優勢,班級高考英語平均分曾列年級第一。但班委沒有放松,牢牢把持著這個優勢,不僅在班級里成立了“英語角”,經常開展聽寫專業英語單詞活動,組織大家一起到大榕樹下早讀……“在圖書館,班長自習,我們寫作文,寫好了拿給班長看,班長就給我們改,和我們說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語法錯誤,然后讓我們訂正。”陳恩笑著回憶,第一次六級考沒有通過,覺得挺對不起班長的,為此,還出現過因背單詞動車坐過站的囧事。正是因為這樣,面臨下一次備考時大家都特別認真,最終在大四下學期,“大9班”全部同學都過了六級。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還熱心于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班級里18人加入校“血液銀行”,至今已累計獻血達5000cc,17人加入中華骨髓庫,目前已有3人初配成功,且都同意繼續進行高級配型。
“‘大9班’沒有推免的學生,沒有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每一位同學都普通而平凡,但積聚到一起,卻獲得了班級加權平均分三次年級第一,一次年級第二的成績。班級從校級重點建設班級到校級先進班團集體再到校級先進班團集體標兵、校優良學風班級,體現了超強的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們班這種抱團取暖,追逐夢想的精神值得點贊。”輔導員盧益東數著同學們的成績自豪地說。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