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6-22 相關院校:星海音樂學院
黎頌文,博士、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主任、副教授及研究生導師,出生于音樂世家,五歲開始學習鋼琴,九歲即登臺公開演出。一九八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鄭麗琴教授。一九八六年以最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一九九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
黎頌文于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間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深造,師從杰克•格里(Jack Guerry)博士,并在該校任鋼琴伴奏工作。在此期間,黎頌文獲路州大學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及路易斯安那州美國全國音樂教師協會鋼琴比賽第一名。一九九四年獲該大學鋼琴演奏專業碩士學位。一九九四年起黎頌文獲得助教獎學金進入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國際著名鋼琴演奏及教育家約瑟夫·班諾維茨(Joseph Banowetz)教授,并在該校擔任鋼琴課教學工作。除專業學習外,黎頌文還對其它音樂領域,如交響樂、歌劇、室內樂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黎頌文同時學習樂隊及合唱指揮,師從著名樂隊指揮家安舍爾•布魯斯羅(Anshel Bruslow)及合唱指揮家亨利·吉本斯(Henry Gibbons)教授。黎頌文曾指揮過北德大交響樂團、北德大合唱團,并于二000年出任達拉斯青少年管弦樂團指揮。黎頌文于二00一年以全優成績獲北德大鋼琴演奏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中西合璧-陳怡鋼琴獨奏作品中的中國民族主義風格》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好評及陳怡本人的高度評價。畢業后黎頌文愿將所學知識報效祖國,于二00一年底回到廣州。
回國后,在繁忙的教學及管理工作當中,黎頌文積極地投入到各種演奏及學術活動當中,已分別在國內外多處,包括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廣州(星海音樂廳、星海音樂學院、華南師范大學)、深圳(深圳藝術學校)、奧地利(Eisenstadt市Haydn音樂學院),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并在奧地利維也納、中國廣州、中山、順德等地多次與同行精英聯合組織策劃音樂會、講學及鋼琴比賽等活動。在奧地利的Haydn音樂學院還向外國同行舉辦了介紹中國當代鋼琴音樂的學術講座。在過去的幾年間,黎頌文在一些國內主要的學術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2003年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舉辦的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音樂大師班,及2005上海國際音樂大師班,與Paul Badura-Skoda、Dmitri Bashkirov、Boris Berman、Peter Efler、Werner Tripp(前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長笛首席、世界著名長笛演奏家)等國際音樂節界的重要人物一起工作。在每次活動當中黎頌文廣泛的專業知識及優良的敬業精神均受到各地同行的高度評價。
在回國后短短的幾年間,黎頌文在教學上已獲得了優異成績,受到同行和學生們的一致認可,他所教授的研究生、本科及附中的學生在國內外比賽中多次獲獎。在其他教學工作方面,黎頌文具有在鋼琴文獻、交響樂,聲樂歌劇、室內樂、音樂理論分析等不同學科領域開設多門課程的能力,現已開設了鋼琴文獻及交響樂文獻兩門集體課,系統地講授該兩門學科的知識,受到師生們的廣泛歡迎,為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黎頌文在專業上的知識與能力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多次應邀參與國內外各種高度專業性的鋼琴比賽的評判工作,并從2004年開始已應邀每年夏季在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由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主辦的大師班任教。
除積極參與各種演出活動外,黎頌文還在學術研究方面努力開拓。他的學術文章已經在美國高度專業性的音樂雜志"Journal of Music in China"(《音樂中國》)和《星海音樂學院學報》上發表。他的博士論文的中文改進版-《中西合璧-陳怡部分作品中的民族音樂素材》-也已經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以專著形式出版。
黎頌文在國內學習期間,還受到過趙碧珊、陳比綱、李惠莉、吳迎、周廣仁等教授的指導。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