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新聞 來源:三湘都市報 2016-07-29 相關院校:湖南工程學院
近日,中國機電行業的“排頭兵”湘電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技術需求對接大會,由湖南工程學院牽頭組建的風電裝備與電能變換協同創新中心(簡稱風電中心)的十余名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湖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風電中心主任劉國榮教授表示,將瞄準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積極開展研究,特別是通過學校動力工程專業領域為行業企業培養輸送緊缺的“技術高參”。
這只是該校依托校企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資源,構建校企協同聯合培養研究生新機制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招收動力工程和紡織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來,湖南工程學院實施“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培養了一批行業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瞄準產業需求】著力解決產業可持續發展瓶頸
紡織工業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2015年,全省規模紡織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57.28億元,同比增長7.6%。但飄紅的數據背后隱藏著一系列問題:中低端產品比重過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少……產業調整升級急需大批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作為風電裝備制造大省,湖南在風電產業上對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樣求賢若渴。
面對上述行業現狀,2012年,湖南工程學院開展紡織工程專業和動力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高層次人才奇缺是風電和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要打破這個瓶頸。”湖南工程學院校長劉國繁說,為產業的結構調整、技術革新、發展升級培養大批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是學校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唯一導向。
【產學結合育人】全方位培養高端應用人才
行業所需的高層次應用人才應該如何培養?湖南工程學院副校長易兵道出了學校的定位:服務需求。他表示,具體來看,就是根據行業從業所需的知識、能力、素養要求,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教學內容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課程學習與企業實踐緊密銜接,學位論文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按照這一培養模式,近年來,動力工程學位點各團隊依托技術創新,研發風力發電系統用電機、試驗與測試系統等新設備20多種,其中,劉國榮教授領銜的風力發電機組及控制團隊承擔了業內知名企業科研項目40余項;研究的電機試驗與測試系統處于國內技術領先水平,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該校翦育林、周衡書教授領銜的紡織工程科研團隊承擔了企業科研課題30余項,經費達700多萬元,完成科技成果轉讓5項。
【搭建合作平臺】構建校企協同聯合培養新機制
立足行業所需培養人才,湖南工程學院把校企融合推向了與整個行業深度融合的層次。
該校先后與湘電集團、湖南東信集團等企業合作,搭建了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6個省級示范實驗室(中心),9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2013年,該校牽頭、聯合湘電集團和湘潭大學組建的“風電技術與電能轉換協同創新中心”被遴選為省協同創新中心。
目前該校已建立校企合作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8家,與湖南海利集團公司等10多家企業共同成立“工程碩士研究生合作教育委員會”,努力創建“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校企協同創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新機制。
【多措并舉提質】研究生培養質量得到廣泛認可
為了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該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研究生科技創新,設立了校長獎學金、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研究生助研崗位等。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研究生積極參與各類科研創新實踐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在校研究生2次組隊參加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級三等獎3項;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中獲得省級二等獎1項;共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46篇,申請和獲得專利25項,參與制定省級標準2項,設計制造新產品(工藝裝備)5項,所產生的成果原創性強、水平高、應用前景廣泛。
該校2015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100%,95%以上畢業研究生被行業內知名企業“搶”走。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