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9-05 相關院校:云南大學
徐文教授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專業(學士),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1992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1992-2006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物理系、澳大利亞Wollongong大學工程物理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科學及工程研究院任職。回國前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女王二世(QEII)研究員。2006年由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回國,任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研究室副主任。2009年由云南省“引進高端科技人才”項目引進在云南大學物理及天文學院人特聘教授、博導。
徐文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1)理論研究:半導體和納米器件物理。低維和納米電子系統中的電子能級結構,電子(磁子)輸運,光(磁光)電子學特性,等離激元光學特性,超快現象和效應,自旋電子學特性和效應,聲子激發和表面聲波吸收,等;(2)實驗研究:固體電子系統的電子(磁子)輸運、光電和磁光電物理特性以及太赫茲光電特性,包括低溫及強磁場下的輸運特性、光熒光、光透射、光反射、光電導等;(3)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強場太赫茲磁光特性測量系統、太赫茲自由電子激光作用下材料光電子特性測量系統。2006年以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重大研究計劃、NSFC-云南聯合基金)、科技部(973,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中科院(百人計劃、重要科研裝備研制項目、重要方向性項目)、云南省(高端、海外科技人才計劃、云南大學創新團隊)總經費約1500萬元的科研項目。與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加拿大Concordia大學、荷蘭Eindhoven科技大學、荷蘭FOM等離子物理研究所、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等國外科研機構以及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學、臺灣國家理論物理中心、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所、蘇州納米所、中國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國內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過科研工作。
徐文教授已發表4本國際學術專著的特邀章節、6篇國際學術刊物特邀綜述,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Physical Review B (PRB)、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PL)、Optics Letters等SCI國際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為PRL、PRB、APL等15個國際學術刊物的評委。擔任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加拿大國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比利時弗拉芒基金會等國際科研基金機構的科研基金項目評委。
徐文教授在云南大學的實驗室裝備有具國際先進水平的多功能光電測量系統(全進口HORIBA JOBIN YVON系統),可以全覆蓋測量從紫外(280 納米波長)到中紅外(14微米波長)波段的光熒光、光透射、光反射、光電導等。系統與一閉循環Oxford制冷機集成,相關實驗可實現4 K - 350 K的變溫測量。目前正在研究石墨烯、碳量子點、金屬納米結構陣列、鑭錳氧化物薄膜、微納結構泡沫金、核酸等材料系統的光電子學特性。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