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7-05-22 相關院校: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第三屆青年教學能手
李文教授,1969年生,博士生導師。
學習工作經歷
1986年——1990年就讀于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94年——1997年就讀于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1年——2005年就讀于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3年起,任教于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講授課程
《企業(yè)財務會計》、《會計學》、《審計學》、《稅務管理》等
研究領域
財政稅收理論與實務
學術和社會兼職
中國財稅法學會理事
山東省稅務學會理事
濟南市稅務學會理事
承擔課題
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稅制改革中的國際競爭力原則:定位與影響”;省軟科學課題“促進產業(yè)競爭力提高的稅收政策研究:從自主創(chuàng)新激勵視角”;省社科規(guī)劃課題“區(qū)域間地方財政收入比較研究——兼論山東省地方財政收入提高途徑”;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稅收政策與產業(yè)結構轉變研究”;中國稅務學會課題“稅收政策與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等,并參加全國社科基金課題“地方財政良性運行研究”和“稅收收入流失分析”、省社科規(guī)劃辦課題“稅收法制研究”和“規(guī)范稅費,減輕農民負擔”、省軟科辦課題“縮小地區(qū)差距的財政稅收政策研究”等的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
在CSSCI收錄期刊及其他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近30篇,主要包括:
“個人所得稅改革:國際趨勢及成因”(《涉外稅務》2009年第10期)
“鼓勵我國生產性服務業(yè)發(fā)展的稅收政策研究 ”(《稅務與經濟》2008年第3期)
“信息不對稱在稅收征管中的效應研究”(《稅務研究》2008年第1期)
“創(chuàng)新稅收激勵的國際比較與借鑒”(《稅務研究》2007年第4期);
“海峽兩岸房地產稅收體系比較”(《涉外稅務》2006年第10期);
“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稅制綠化”(《稅務研究》2006年第3期);
“稅收政策對產業(yè)結構變遷的影響——需求角度的分析”(《稅務與經濟》2006年第1期);
“從供給角度分析稅收政策與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稅務研究》2006年第1期);
“稅收手段在產業(yè)結構政策中的定位分析”(《稅務與經濟》2005年第4期);
“稅收行政協(xié)助的中外比較”(《涉外稅務》2004年第3期);
“稅收行政協(xié)助的中外比較”(《稅務與經濟》2004年第2期);
“稅收政策與降低產業(yè)退出壁壘”(《稅務研究》2003年第5期);
“逃稅的經濟分析”(《涉外稅務》2002年第12期);
“我國農村公共品供給分析”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7期);
“財政稅收政策與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稅務與經濟》2002年第6期);
“論健全我國稅收 立法的法治化”(《稅務與經濟》2001年第3期);
“試論確立我國地方稅的主體稅種”(《稅務研究》2000年第7期);
“稅收立法 權縱向分權初探”(《稅務與經濟》2000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財政與稅務)》2001年第5期);
“影響宏觀稅負的因素分析” (《稅務研究》1998年第8期);
“論完善我國稅制結構”(《稅務與經濟》1998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財政與稅務)》1998年第3期);
“優(yōu)化稅制結構的制約因素分析”(《稅務與經濟》1997年第5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財政與稅務)》1997年第11期);
出版專著《產業(yè)結構稅收政策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
曾參加《稅制優(yōu)化研究》、《中國地方財政運行分析》、《財政學》、《稅收案例評析》、《西方國家財政稅收論綱》、《新編財務會計》等專著及教材的編寫。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