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5-23 相關院校:山東大學
劉森林,男,漢族,1965年7月生于山東昌樂,哲學博士,現任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教授,兼任《現代哲學》雜志副主編。1985年本科畢業于山東大學、1988年碩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2001年6月于中山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5月至2016年10月任教于中山大學哲學系。1995年10月晉升為教授,曾為全國最年輕哲學教授。主要從事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政治哲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教學和研究。兼任中國馬哲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應用哲學學會副會長,廣東哲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現代哲學》副主編。
近期主要關注的問題:歷史唯物主義現實觀,中國、德國、俄國的虛無主義問題,物化問題、中外啟蒙問題等。先后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唯物主義現實觀研究”、“虛無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關系研究”,教育部基地招標項目“啟蒙反思:以《啟蒙辯證法》為核心的分析”、“虛無主義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研究”,全國百優論文項目“現代性的批判反思”,廣東省高層次人才項目“啟蒙與虛無主義:從馬克思、尼采到朱謙之”等。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7部,主編“馬克思與西方傳統”譯叢、“虛無主義譯叢”。
主要著作:《歷史唯物主義:現代性的多層反思》(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
《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實踐的邏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追尋主體》(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辯證法的社會空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發展哲學引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主要論文:
《切入現實:馬克思對浪漫主義的批判與超越》(《中國社會科學》2015-8)
《回歸自然與超越自然:重思“自然歷史過程”論》(《哲學研究》2016-7)
《歷史虛無主義的三重動因》(《哲學研究》2015-1)
《何為“現實”:馬克思與尼采的啟示》(《哲學研究》2014-1)
《物象化與物化:馬克思物化理論的再思考》(《哲學研究》2013-1)
《實踐、辯證法與虛無主義》(《哲學研究》2010-9)
《面向現實的無能:尼采論虛無主義的根源》(《學術月刊》2014-12)
《形而上學的情感基礎》(《天津社會科學》2016-5)
《超越“自然歷史過程”》(哲學研究1989-10)
《馬克思歷史方法論的啟示》(哲學研究1991-7)
《論馬克思歷史觀對事實與價值沖突的兩種解決》(《哲學研究》1992-9)
《發展的價值基礎追思》(哲學研究1993-3)
《自然、自然性、自發性》(哲學研究1994-3)
《惡與發展》(《哲學研究》1995-9)
《實踐的主體性解釋模式批判》(《哲學研究》2004-3)
曾先后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研究類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四次(第三、五、六、七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以及山東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三等獎8次;以及中山大學十佳教學名師獎等。
先后被列入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廣東省委宣傳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廣東省教育廳“千百十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