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南方報網 2011-12-08 相關院校:清華大學
南海首個高校研究生實踐基地誕生。近日,南海與清華大學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的簽約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據悉,基地建成后,將推動清華與南海產業、項目和人才的對接,促進清華科技成果在南海孵化,從而帶動南海產業、城市、環境、政府服務的轉型。
另據悉,除清華外,南海同時還加深與中科院、上海交大等國內其它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以吸引更多人才和智力資源向南海集聚。目前,南海在上海、武漢、成都等地“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的招聘已結束,今明兩天將在清華、北大和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現場招聘會,而此輪招聘的最后一場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南海企業可無償使用清華基地成果
“南海這次專門成立了‘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每年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清華研究生在南海的社會實踐和科技服務工作。同時,清華會把南;刈鳛樾<壯芯可鐣䦟嵺`試點基地,將南海提出的社會實踐項目向研究生推薦。”南海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上述負責人介紹,根據雙方協議,南海組織部需向基地所屬的企事業單位宣傳該社會實踐基地,讓這些單位了解研究生通過社會實踐進行科技文化服務的形式和內容。每年4月前,南海要對企事業單位的研究生社會實踐項目需求進行匯總、篩選,然后在每年4月中旬將篩選后的項目交送清華大學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在接收到南海方面提交的社會實踐項目之后,有義務盡快將課題內容適合的項目落實到人,并派研究生到南海的接收單位。“對于有些難度大的項目,如果不適合研究生來操作,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還會促成南海的項目需求單位和清華相關院系進行合作。”
據悉,南海每年還將向清華提供10萬元基地建設費用,以支付清華研究生社會實踐的有關工作。這筆經費用于獎勵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優秀、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個人和院系,支持清華不定期組織的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研討會等。
對接收清華研究生進行實踐的南海企事業單位來說,一個利好消息是,研究生社會實踐屬于無償科技服務,雖然其科技成果屬學校的職務成果,但接收單位可以無償使用該項科技成果。不過,接收單位無權單獨申請專利,只能與清華大學共同申請專利。
“走出去”“引進來”廣納四海英才
與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的合作,只是南海廣納四海英才的舉措之一。
據記者了解,目前南海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在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大人才聚集區設立“引才驛站”,面向海內外招才引智,重點引進包括中組部****、中科院百人計劃、珠江人才計劃在內的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
據介紹,上海的“引才驛站”設立在上海交大內,南海將依托該校雄厚的科研實力,組織“上海交大院士南海行”、“南海名企上海交大行”等對接活動,促進雙方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檢測服務中心等平臺,促成雙方的產學院合作。目前,上海交大研究生(本科生)南海實踐基地也正在洽談中,南海正組織區內重點企業、科研基地篩選課題項目,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等,鼓勵上海交大學生來南海進行課題實踐。
為了把更多人才注入南海,構建“南海智庫”,目前南海區人才辦正加強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和納米仿生研究生、中科院院地合作局等科研機構合作,鼓勵和支持這些合作院所的高層次人才、專家南海與南海的產業基地、相關企業展開合作。“比如我們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達成了初步合作框架協議,以該所的名義,面向全球為南海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優質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為南海戰略性新型產業的培育和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注入動力。同時,雙方還將在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派駐科技特派員等方面加強合作,并根據南海產業發展需求,定期舉辦‘博士后服務團’等活動,為南海企業提供技術咨詢、項目對接、人才引進等服務。”
除國內高校和科研研所外,南海引才的觸角已延伸到海外。“現在南海區人才辦正和大瀝鎮、中科院南海生物醫藥產業中心聯動,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后黃才古領銜的生物醫藥團隊,進行創業項目的洽談和對接。”上述負責人說,如果此項目能夠引進來,就能在生物醫藥園區創建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院士工作站,站點包括5名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即美國或加拿大院士1名、國內院士1名、世界500強公司總裁級管理人員等。
目前,南海確定了羅村新光源產業基地作為全區第一個“人才立區”戰略綜合示范基地,希望以新光源為切入口,發揮基地引進人才、服務人才、支撐人才和培訓人才的四大功能,形成“項目引才、創新引智”的工作機制,并將其示范作用向南海全區輻射。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