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新聞 來源:深圳商報 2017-12-25 相關院校:中國農業科學院
原標題:
中國農科院深圳研究生院籌建
擬從2018年開始招生,預計2021年研究生在校人數500人左右
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所長黃三文向學術委員會介紹發展規劃。
12月24日,國內唯一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所(簡稱“基因組所”)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暨農業部農業基因數據分析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在大鵬新區成立。首屆學術委員會集中了國內水稻基因組學、玉米遺傳育種、植物分子生物學、水產科學、植物分子遺傳、植物保護、作物育種、植物遺傳、動物遺傳育種、獸醫學等研究領域的11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科院院士韓斌擔任。
基因組所所長黃三文透露,該所正在籌建中國農科院深圳研究生院,擬從2018年開始招生;2021年研究生在校人數500人左右,同時將申請用地建設獨立校園;到2026年前后將成為國際一流現代農業研究型大學,在校學生人數1000人左右。
將吸引100名院士云集中國農科院南方院士工作站
據悉,基因組所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深圳市共同打造的現代創新型研究所,主要開展農業基因組學研究和大數據分析,于2014年1月獲批成為深圳市二類事業法人單位,2016年8月獲批成為中央事業單位法人。根據“基礎所”“前沿所”“平臺所”“人才所”和“深圳所”的戰略定位,以農業基因組學技術創新體系為核心,建設了農業生物組學基礎、基因組學與動植物育種、基因組學與動植物健康三大學科領域的18個學科方向,組建起12支多學科多層次的科研團隊,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目前初步建成貫穿“種質資源收集-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設計育種-品種推廣”全產業鏈條創新平臺。
此次成立的學術委員會是基因組所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負責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事項,實行例會制,一般每年舉辦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成立大會上,黃三文代表基因組所向專家委員們匯報了基因組所的發展規劃。黃三文表示,基因組所大力推進“一核三方八中心八平臺”建設進程,力爭在10年左右建設成為國際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際農業合作中心、國際農業高端人才中心、國際農業產業孵化中心和國際現代農業展示中心,實現“建設一流科研院校”的總體發展目標。
人才是科研的核心。基因組所不僅要加強高層人才引進,建設中國農科院深圳研究生院;還將利用廣東省、深圳市和大鵬新區的博士后政策,實施“3M鵬博計劃”,也就是博士后在站三年期間,提供100萬元工資和補貼、100萬元科研經費、出站后留所從事科研工作的提供100萬元科研經費或出站后留所創業的提供100萬元創業基金。同時,基因組所還將與深圳大學聯合建設中國農科院南方院士工作站,計劃柔性引進包括農業和生物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發達國家院士10人的院士團隊,為基因組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科技規劃、高大科技公關項目、產業投資方向提供戰略咨詢。中長期繼續擴大院士規模達到100人,加快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公布5大重點研究計劃
在成立大會上,基因組所還公布了未來5大重點研究計劃。一是“液滴計劃”,在DNA數字存儲技術的基礎上,采用新的信息編碼方式,降低其寫入費用,提高寫入速度;二是“優薯計劃”,開啟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革命”;三是“簡稻計劃”,加快再生稻和多年生水稻新品種的選育進程;四是“良豬計劃”,為每頭豬建立基因身份證;五是“E盾計劃”,構建阻擋有害生物的農田“護盾”,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安全。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