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18-05-20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藝學研究生導師褚瀟白介紹如下:
褚瀟白 副教授 中國語言文學系
辦公地點:文史哲樓4313
電子郵箱:chuxiaobai61@gmail.com
通訊地址:(200241)東川路500號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研究方向
藝術人類學、基督教文學與文化
社會兼職
《基督教思想評論》編委
學術成果
專著
《圣像的修辭——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4)
論文
“論護教文學中‘城‘ 的意識”,《基督教思想評論》(2015.10)CSSCI
“蔭蔽之所: 以斯拉五書和六書中的末世論解讀",《基督教思想評論》(2014.12)CSSCI
“對位、復調與獨白: 波愛修《哲學的慰藉》中的神話詩學”,《道風:基督教思想評論》(第41期)A&HCI
“《哲學的慰藉》:翻譯史及研究述評”,《基督教思想評論》(2014.6)CSSCI
“一個異在化符號的民間演繹: 對清末反教畫《謹遵圣諭辟邪全圖》的符號人類學研究”,《道風:基督教思想評論》(第40期)(2013.7)A&HCI
“民國時期基督教圖像的本土化努力”,《基督教文化學刊》(2013 春)CSSCI
“塔”的空間形式和救贖意識:《赫馬牧人書》的救贖論闡釋,《道風:基督教思想評論》(第39期)(2013.6)A&HCI
“承擔苦難與化苦痛為祥和:關于中西宗教美學交融的對話”,《文化中國》,2013年3月
“另類的基督教:從‘天兄’耶穌形象看‘拜上帝教’的中國民間信仰特質”,《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2012.秋)
“修辭之惡:論奧古斯丁《懺悔錄》對修辭學的批評”,《文藝理論研究》(2012.4)CSSCI
“論土山灣繪畫藝術中的空間意識”,《宗教學研究》(2012.3)CSSCI
“多義的‘差遣’:洪秀全‘奇夢敘事’的符號人類學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1.10)CSSCI
“生活在盼望的異象之中:論《以賽亞升天記》的‘外衣’形象和終末意識”,《哲學門》(2011.12)CSSCI
“終末論視野中歷史的異質性:評莫爾特曼的《盼望神學》”,《哲學門》(2011.9)
“明清基督宗教畫像流布狀況綜述”,《世界宗教研究》,(2011.4)CSSCI
“哲學的終末和美好生活”,《現代哲學》(2011年第三期)CSSCI
“從知識到意愿:希臘化哲學的轉向”, 《世界哲學》(2011年第二期)CSSCI
“弗洛羅夫斯基的文化神學及其歷史存在”, 《道風:基督教思想評論》(2011.1)A&HCI
“關于‘救贖’的寓言敘事:中華內地會晚清傳教畫解讀”,《基督教文化學刊》(2010秋)CSSCI
“論云南佳碧村傳統藏族民居的風格和改良”,《中國藏學》(2010年第二期)CSSCI
“‘門’的銘寫:《天路歷程》晚清方言譯本中的圖文修辭方式”,《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第三期)CSSCI
“明清之際中國基督教繪畫中的基督形象”,《神學美學》(2009,總第三輯)
“社會反常與文化應激中的藝術創作:試析北平輔仁大學基督宗教圖像本土化嘗試(1930-1949)”,《基督教思想評論》(2008年第二輯)CSSCI
“反觀與超越:拜占庭圣像畫中基督形象的本體論意義”,《人大復印資料》(宗教類)(2008年第六期)
“儒家與基督教倫理中的‘誠信’與人格”,《中國宗教》(2008年9月)CSSCI
“佛教造像與慈悲之美”, 《佛教文化》(2008年第5期)CSSCI
“耶穌形象的首次本土化創生: 從埃及亡靈畫到拜占庭圣像畫”,《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第四期)CSSCI
“習禪與作詩的兩種境界: 以柳宗元與白居易為例”, 《佛教文化》(2007年第5期)CSSCI
“走出胡適禪學案的困境:一個當代人類學的解決方案”,《佛教文化》(2008年第2期)CSSCI
“記憶·對話·真理性意味:由獨龍族文面習俗研究現狀引發的困惑與反思”《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CSSCI
“西雙版納傣族傳統佛寺文化與植物多樣性保護”,《佛教文化》(2007年第3期)CSSCI
“拜占庭圣像畫中的精神性動感”,《社會科學》(2002年4月)CSSCI
編著
《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民族地區保護與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傳統技術》,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譯著
《金色傳奇》,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公主與妖魔》,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紀念英國著名作家喬治·麥克唐納逝世100周年”小說系列。2005
調研報告
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信仰調查報告,載《都市里的鄉村教會:中國城市化與民工基督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12
延邊農民工信仰調查報告,載《都市里的鄉村教會:中國城市化與民工基督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12
“宗教與和諧社會”調查項目之“上海天主教和新教現狀調研”, 國務院民族發展研究中心,2008
云南中甸藏族自治區民居現狀調查報告, 云南生物多樣性及傳統知識保護協會,2007
云南省元陽縣箐口村傳統知識與民間信仰考察報告, 中國民族地區環境資源保護研究所,2006
獨立主持科研項目
2010上海市哲社青年項目:“視覺的記憶:基督圖像在中國的民族志研究”(2010EWY002)已結項
2010教育部青年項目:“耶穌基督形象在中國民間社會的變遷”(10YJC73002)已結項
201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本土基督教與中國民間信仰關系研究”(11CZJ017)
榮獲獎項
Manfred Lautenschlager Theological Promise 2015, Germany.
Winner of the John Templeton Essay Contest “Science and Religion” ,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Oct. 2012.
上海哲學社科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 2012
專著《圣像的修辭: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榮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度最佳出版圖書獎,201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宗教與和諧社會”項目突出貢獻獎,2009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