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18-05-28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徐默凡,副教授,上海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研究生導師。
辦公地點:閔行校區人文樓4102房間
電子郵箱:mfxu@zhwx.ecnu.edu.cn
通訊地址:上海市東川路500號(200241)
研究方向
現代漢語語用學
現代漢語修辭學
現代漢語語法學
語文教育
社會兼職
《當代修辭學》編委
上海語文學會理事
學術成果
著作
《走向成功的交際》,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語文與思維》(編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現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語言:理解與表達》(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疑難字詞詞典》(編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
《漢語語用趣說》(合著,第一作者),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香港商務印書館2012年11月
《周末讀點口才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網言網語不求人》,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3年5月
主要論文
論語境科學定義的推導,《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第2期
“這”、“那”研究述評,《漢語學習》
2001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2002年第2期全文轉載
現代漢語的從句位置及其配置要求——兼與石毓智先生商榷,《語言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200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從標題群看新聞預設——以《新民晚報》“民工新聞”為例,《修辭學習》2006年第1期
語言還是言語?語言學還是言語學?——從“言語教學論”的爭議談起,《語文學習》2007年第3期
言說動詞的隱現規律,《修辭學習》2008年第1期
語法性重復和修辭性重復,《修辭學習》2009年第2期
言語行為規則體系的新思考,《語文論叢9》,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語形辭格的象似性研究,《當代修辭學》2010年第1期
論疑問代詞指代用法的重疊,《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4期
論否定性行事結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5期
論命名性辭格,《當代修辭學》2011年第1期
流行語的游戲心態和游戲成分——以無關指稱為例,《當代修辭學》2012年第1期
論語體言語行為,《當代修辭學》2013年第2期
網絡語言無關諧音的文化研究,《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6期
網聊語體示情手段研究——兼論傳介方式對不同語體示情手段的制約作用,《當代修辭學》2014年第3期
科研項目
2011年《現代漢語重疊相似性研究》,華東師大預研究項目
2013年“網絡語言的創新因素及其對日常語言的影響”,教育部青年項目
2014年“現代漢語行事語力表達手段研究”,國家社科項目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