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8-06-03 相關院校: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慶國教授,1952年10月出生。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國家級精品課程—《傷寒論》主講教師。973首席科學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證候與方劑現代基礎研究)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候與方劑)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證候規范化研究室主任,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新藥評審專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二審專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醫藥行業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博士學術研究會副主任委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國家、北京市《傷寒論》精品課程負責人,王慶國教授承擔著本科生的教學任務,并指導學生臨床實習,在緊密結合課程要求及臨床實際、以臨床案例為模板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字歸納、雙方互動、三位一體、四段考核,五種創新、綜合提高”的新教學法。《傷寒論》精品課程建設,以“五個一流”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傷寒論》教學質量為核心目標,有機結合《傷寒論》辨證論治體系的學科特點,并依托中醫臨床基礎國家重點學科,以及—中醫四大經典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平臺,將《傷寒論》課程初步建設成為了國內同行業一流、具有自己教學特色并具備示范作用和輻射能量的精品課程。王慶國教授王教授講課詼諧幽默,娓娓道來,給同學們營造出一種輕松快樂的氣氛,同時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心得傳授給大家,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中醫的積極性。
王慶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研究,經方治療常見病、疑難病研究,經方配伍規律與作用機理研究,臨床上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風濕免疫類疾病見長。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計劃2項、國家“863”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5項、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6項,曾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及“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稱號。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主編、副主編出版學術著作23部。指導碩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王慶國教授,1952年10月出生。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國家級精品課程—《傷寒論》主講教師。973首席科學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證候與方劑現代基礎研究)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候與方劑)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證候規范化研究室主任,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新藥評審專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二審專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醫藥行業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博士學術研究會副主任委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國家、北京市《傷寒論》精品課程負責人,王慶國教授承擔著本科生的教學任務,并指導學生臨床實習,在緊密結合課程要求及臨床實際、以臨床案例為模板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字歸納、雙方互動、三位一體、四段考核,五種創新、綜合提高”的新教學法。《傷寒論》精品課程建設,以“五個一流”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傷寒論》教學質量為核心目標,有機結合《傷寒論》辨證論治體系的學科特點,并依托中醫臨床基礎國家重點學科,以及—中醫四大經典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平臺,將《傷寒論》課程初步建設成為了國內同行業一流、具有自己教學特色并具備示范作用和輻射能量的精品課程。王慶國教授王教授講課詼諧幽默,娓娓道來,給同學們營造出一種輕松快樂的氣氛,同時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心得傳授給大家,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中醫的積極性。
王慶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研究,經方治療常見病、疑難病研究,經方配伍規律與作用機理研究,臨床上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風濕免疫類疾病見長。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計劃2項、國家“863”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5項、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6項,曾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及“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稱號。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主編、副主編出版學術著作23部。指導碩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